•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夏斌:对中国经济趋势的深度思考

宽客好文精选 大佬时光 2022-9-26 21:43 1201769人围观



➢ 2、当前的风险判断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发展阶段的判断没有过时,化解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

(1)企业总体风险

一国经济的总体风险可以用宏观杠杆率评判。进行横向的国别间比较,或进行竖向的自身历年变化的比较,以杠杆率稳定、上升、下降进行风险程度的分析。这是间接的相对的分析指标,并不能直接用数据近似刻画具体的偿还能力。下述试图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进行风险的判断与分析。

2021年,全社会从市场上筹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共314.13万亿元,扣除政府债券、居民贷款和无息的股票融资,企业部门的有息融资存量有180.48万亿元,按2021年银行加权平均贷款利率4.95%计,企业当年需付息8.93万亿。各项贷款若按平均三年期还本,当年需还本60.16万亿。2021年共需偿还本息共69.09万亿。

而企业每年有多少收入可以还本付息?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27.92万亿元,还本付息能力为185.15%。此营业收入未扣除营业成本等因素(营业成本一般占营业收入的50-70%),未含应交的利税。

而且这是企业总体的一般分析,排除了企业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考虑这些因素,可见问题的严重性。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与还本付息之比,在2015年还为263.90%,之后逐年下降,直至2021年降到185.15%。多年来此状况之所以能持续,可以想见,是靠借新还旧及货币的不断放松才得以维持。

(2)房地产风险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很严峻。按同比计算,今年上半年,占全国投资份额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2.2%,房屋销售额下降28.9%,新开工面积下降34.4%。土地购置面积在去年负增长基础上又下降48.3%。从买地、开工到销售,几个环节的关键指标同时出现严重负增长,恐怕是历史上是没有的。

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想放松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已出现从过去严格调控的“三限”“五限”、“限涨令”转到今天的“限跌令”。烂尾楼、断贷事件频频爆发。有关机构调研,截至7月16日,烂尾楼200个,涉及房企87个,涉及城市79个。若不是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及时发声,若不是网管部门对相关信息及时制止,烂尾楼、断贷现象将进一步发酵、蔓延,将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场面。

现在的“高房价、快增长”模式还能继续下去吗?此模式走到头了,走不下去了。从趋势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会也不应该再越吹越大了,中国的房价不会也不应再越来越高了。已发展20多年的中国房市将真正出现历史性的转折,开始迈入由住房投资品为主向消费品为主发展的快车道。

剩下的问题是,发展模式变了,将暴露的巨大风险怎么办?怎么防止局部风险进一步蔓延?

据有关研究,房地产与上下游涉及的50多个行业增加值相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0%。2020年一季度GDP统计中房地产业不仅未增长,而是同比下降2%。房市不稳,土地财政收入枯竭,已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各项正常运行。

房市不稳,对就业、收入、消费带来严重冲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房市稳不住,已成为我国当前摆脱经济困境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成为“稳大盘”中影响方方面面的基础性问题。

最近,几部门联合出台了“保交楼、稳民生”的政策,既要守住风险底线,又要坚持房住不炒的方向。

而要达到这目标要求,还需要一系列制定政策的完善,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这决定了解决释放房市风险和稳定增长的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棘手的短期问题,而必然是一个关键性、全局性的中长期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来自: 格上私募圈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