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夏斌:对中国经济趋势的深度思考

宽客好文精选 大佬时光 2022-9-26 21:43 1202050人围观


03、坚持不懈,小心谨慎处理好稳增长和化风险的关系‍

化解风险为什么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一项关键性、全局性问题?为什么又是一项中长期的任务?

➢ 1、对金融风险的四点认识

(1)在市场经济下,金融风险往往是伴随经济周期,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或大或小的特征。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其结果表现为世纪末金融系统大量的不良贷款。

四大银行出现上万亿不良贷款,最后导致四大银行重组,股份制改造。伴随本世纪第一个十年GDP持续两位数的高增长,发展到目前GDP增长下滑到5%左右,在货币环境不是很恰当的条件下,出现大量的金融风险,恐怕也是市场的必然。

不说未来化解风险的艰巨任务,就是从迄今已化解的金融风险看,近2017-2020年四年内,银行已处置了8.8万亿不良贷款,超过前12年的总和,债转股1.4万亿,加上前者,共10.2万亿元。

此外,又处置了大量大资管、互联网金融中的不良资产问题。现在,大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还“火烧眉毛”,等待去解决。

(2)风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些经济主体借的钱可能还不了。

还不了,就要重组,要冲减资本或减计负债;资本抵债者若不想破产,要么筹集新资本重组,要么在市场上借新还旧(若能借到的话),要么直接由中央银行买单。一句话,风险意味着有一部分经济主体肯定要输钱。

(3)输钱意味着什么?

一是意味着输谁的钱?经济主体有企业、居民、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商业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

二是意味着相关经济主体要缩减资产负债表。经济主体缩减的资产负债表合并一起,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经济增长,或冲击消费,或冲击投资,进而进一步冲击就业人口。除非这时由中央银行拿钱帮垫付。

然而,如果由央行拿钱垫付,掌握不好分寸,寅吃卯粮,问题积累到一定地步,就会影响未来经济的稳定增长、就业和物价。

(4)不同的风险化解策略对稳增长会带来不同的微妙的关系。

面对已客观存在的大量债务风险,不及时处置,任其进一步发展,政府也不采取措施干预,必然导致系统性风险及金融、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危机的爆发。若采取守住底线式干预的措施,即是局部性释放风险,守住系统性风险不爆发的底线,以时间换空间。

这一原则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用多长的时间,以什么样的策略,在风险释放的程度与经济潜在增长功能发挥之间能否取得平衡,取得社会的认可。抽象概述,在既要化解风险又要守住底线这一“既要……又要”的实践过程中,化风险策略的细微差异,会对投资、消费、收入、税收、出口等经济变量产生复杂的影响,往往最终对稳增长又会带来非常微妙、难以预期的结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来自: 格上私募圈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