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上半年全球大幅度震荡,大变局下衍生大危机和大分化(每周市场观察第8期) ...

郭永生 郭永生论宏观 2022-7-4 17:38 300231人围观


从当前美国处理本轮通胀可能的方案来说,首先美国国内需求端需要进行抑制,而加息就是必要选项,再结合缩表减少市场资金,从而通过抑制企业扩张和居民需求,从而控制通胀。
另一个路径是供给端,包括拜登的中东之行,美国国内燃油税的调整方案,对中贸易战中关税的调整等等。
美国11月份中期选举,通胀是当前选民对执政者的重要参考,因此美国和美联储强力度加息几乎是必然选项。我们看到6月份已经出现了75个基点的加息动作。
3.危机进行推演
对一国央行来说,其调控的主要目的是烫平经济波动,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对一国经济的冲击,但是要想实现难度非常大。而对于当前局势,如果放任通胀不管,那么经济的角度来说最终必然走向衰退,通胀--物价上涨--原材料上涨,售价上涨--用户减少消费--企业库存增加,利润较少--裁员--更少的购买--继续裁员---经济走向衰退。因此控制通胀一直是一国央行的重要政策目标,但是控制通胀的政策有可能带来经济衰退加速。
一般控制内需拉动型通胀的策略就是加息。通过加息增加居民消费大件商品的成本,同时加息也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在两方面抑制通胀。但是美联储的“暴力”加息的动作有可能形成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当前美国面临的局面是:不控制通胀,结果导向经济衰退;控制通胀,进行暴力加息,会提升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抑制企业的新投入,减少项目投入,同时加息增加购买大件物品融资的成本,减少个人的消费需求。如果加息动作过于快,可能会直接把需求和企业投资减少到一定程度,而经济成长靠的就是消费,投资和外贸,如果消费和投资被抑制,那么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就会增大。
因此不抗击通胀是等着衰退,主动去紧缩有可能会更快的把经济推向衰退,这种情况下对症调控的难度就非常大。
在当前美联储的政策选择上只能选择动态调控中去控制紧缩的节奏,以便尽可能的在降低通胀的同时减少对经济的冲击,但是方向是好的,要想实现难度非常大,这中间的平衡比较难以把握。
当前全球前四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处境大不同。美国在艰难的平衡通胀和衰退,相对来说政策比较明朗,但是结局难料,目前无论是消费者信心指数还是采购经理人指数都呈现出衰退前的征兆,未来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大。欧洲在通胀已经创出40年高点的时候,政策还在艰难评估和平衡加息对欧盟各个成员国的冲击,特别是意大利,希腊等财政比较困难的国家的冲击,因为加息会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一旦加息过快,可能等待欧洲的将是一轮新的欧债危机。日本操作空间也非常狭小,当前日本高达1241.3万亿日元的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256.9%,利率的上行将严重增加日本的财政负担,而利率无法上行造成和其他国家利差拉到,引起日元抛售,增加日本进口成本,特别是当前能源高涨下造成日本的贸易逆差加大,国债,利率,贸易的艰难三角考验日本政府。中国在疫情前后的政策调控反而给中国更大的政策空间,虽然已经造成的冲击仍在,但是复苏的绩效已经明显。
二、全球市场分化加剧
扩张期的政策选择决定了未来经济变局下政策方向,欧美的急速扩张+陡峭紧缩,加上难以快速处理的资产负债表,导向是当前走钢丝式的通胀控制和经济衰退艰难平衡。而中国疫情的快速处理,政策稳健适当带来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回到原来的轨道,海内外政策差距造成当前经济局面的变化。中国适度宽松,海外艰难平衡紧缩与衰退,全球本轮分化已经开始。
1.中国扩张欧美收缩
本轮分化最明显的特征中国“稳中有进”的偏扩张的经济政策和欧美通胀居高不下状况下的无奈政策紧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