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心学与国人的信仰哲学

quant001 交易极客和量化论坛 2021-5-27 21:56 319431人围观


《大学》经文中提出的“三纲八目”,被看成是儒家思想体系和个人进德修业的指导纲领。其中的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将本体、功夫和境界融为一体。“明德”是指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即“道心”,但其受到后天习气的蒙蔽,所以要经过修养功夫恢复其本有的光明,这就是“明”明德。在此基础上,还要推己及人,引导更多的人日新其德,革新其心,彰显其固有的明德,是为“新民”。这其实也就是儒家推崇的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明明德”是由“修己”的功夫而达到“内圣”的境界“新民”则是由“安人”的德行而达到“外王”的功业,如果这两者都做到了圆满并实现统一,就是最高的“止于至善”境界。在“三纲”之后《大学》接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止、定、静、安、虑的修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返观内照、由“人心”返“道心”的过程。然后《大学》又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明确提出了儒家的修行次第与目的。最后总结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从上下文的阐述来看,其实质是“修心”,是一种精神涵泳与人格养成的过程。“修身为本”理念的提出,既强调了儒家修学的重点和基础,也显示出其对于实践精神的重视。所有的理论知识、学问,最后都必须落实在行动中加以运用和体验,都要沉淀为学者的人格。与此相应《中庸》也将为学的阶段与层次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样把“笃行”作为修学的最后阶段,就是在学有所得之后还要努力践履之。其实,后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可以看做是这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阳明说:“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⑩,王阳明深受到道家、佛家的影响,但其终究不离懦学本质,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对四句教的解释也是一样。“无善无恶心之体”中的“心”指的是“道心”而非“人心”,而所谓“道心”就是天理,所以王阳明先生说“心即理”;“有善有恶意之动”指是“人心”而非“道心”,是指人心对于天理的感知和判断“心之所发便是意”(《传习录》);“知善知恶是良知”中的良知,实质是通过“人心”的修为而达到对于“道心”的感知,即为“致良知”的本意;“为善去恶是格物”讲的是“知行合一”,既有认知,必然有与认知相一致的行为。
  道家把“道”看做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与归宿,人生的最终目的与意义就是证道返道。这就需要体认大道并勤而行之。为此,老子为我们指出了两种途径,一种是以致虚守静、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等为心要的修证工夫,另一种则是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以无知无欲、释智忘言、柔弱不争、无私无执、俭啬含藏、为道日损等为主要内容。而这两种途径从根本上讲都是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做到无私无为“人心死,道心活”,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在老子的基础上,庄子进一步丰富了“心”的内涵与修“心”的实践方法,其中的“心斋”“坐忘”“吾丧我”等最为后人津津乐道。
  佛教向来以善于言心、治心著称,作为“心宗”的禅宗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体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以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所开创的“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的生活化修行实践为佛法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空间。在慧能所著述的被称为禅宗之宗经的《坛经》中,“心”是一个使用最多的范畴,有本心、自性、直心、心悟、心迷、净心、染心等多种说法。在慧能看来,本心或自性是人固有的佛性,它“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因此,禅宗提出“即心即佛”的理念。在其看来,学佛成佛的目的就在于开悟或见性明心:“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这样,禅宗就为中国佛教徒开辟了一条“不离世间觉”的方便法门,慧能将其概括为“三无”修行工夫:“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根据《坛经》的解释,此“三无”就是行住坐卧都可以安住的禅定,由此则可恢复本心固有的清净而不被任何外境所扰。由此方法,人人可以自修自证、自成佛道。这就将佛法实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将原本深奥难懂的佛教转化成人间佛教、人生佛教,提出“人成即佛成”,其不但直接启发了宋明理学,对现代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四人于1958年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突出的内容,便是关于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认为心性之学是中国学术思想之核心,指出心性之学是道德形上学,这种道德形上学,向内追究人的道德行为在心性上的根据,而不是向外追究客观宇宙的终极本体。在这种形上学看来,人的道德实践不仅仅是在行为上遵从应有的伦理规范,而且是人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天人合一”思想的精义是“内在超越”;而心性之学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思想的根据,是道德实践的基础。《宣言》以全人类文化发展进步为出发点,指出西方文化要解决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需向东方文化学习,学习东方“当下即是,一切放下”的精神,学习东方圆而神的智慧,即不执于抽象,注重对特殊性的关注与理解;要学习在热情与爱之上融入东方的温润、悲悯之情,还要学习东方强调文化悠久的智慧,即注重积蓄从容,保存延续;此外,西方人还要学习东方人天下一家之情怀。现代新儒家肯定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心性之学的积极意义,体现出他们弘扬传统,关注现实的古道热肠和深远识见。
 其实,心学或心文化一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内涵着关于世道人心的深邃洞见,体现着崇高生命境界的实践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它促使中国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表现出全面的关注和旺盛的热情;使人们的视域从人类社会虑及天道自然,又从天道自然回顾人类社会,最后把思维的重心落实在人身上,他相信人和天道自然本来存在着一致性,主张人遵循天道自然努力发展自己,创造自己,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求变求新,革故鼎新。可以说,这种优良传统如黄河长江一样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一种中国人的基因,一种促进民族生存图强的内在力量。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②③④陆九渊《象山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第16页,第4页。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