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本就是逆天而行

0
回复
10243
查看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67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7
来源: 2021-4-24 12:05:3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宽客精选 于 2021-4-24 12:06 编辑

来源:洞中观察
人是稀缺资源,这是最近10年才形成的社会观念,这个观念的形成,是因为中国资本深化,沿海发达地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陆续出现了民工荒,用工荒,继而人才荒,继而大城市纷纷抢人,三四五六线城市开始焦虑人口流出房价下跌税源枯竭。

于是,整个社会开始反思计划生育政策,刚开始是一些学者,后来“人本身就是资源,不是社会负担”的观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新的政治正确。

人是健忘的物种,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无法理解当年**计划生育政策初衷是什么,甚至很多人,直接选择相信让大脑舒爽的阴谋论,认为敌在高层,要亡国灭种。

中国的发展,一直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马尔萨斯的皮鞭一直在周期性的抽打东亚社会。不说周期性的治乱循环朝代更迭,就说建国后,其实一直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很多政策的**,并不是领导人一时脑热,或者听信了奸臣的谗言,还是迷信了某种忽悠人的理念,而是经济社会严峻的形势逼迫的结果。换个人上台,可能面临一样的选择。

现在这些小青年老说内卷,当年大量青年没有工作只能扩招,扩招后百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叫内卷吗?再早几年,千万工人大下岗,自行车送老婆去夜店的时候,那不内卷?大量青年回城,没有工作没有机会,只能当无业游民,最后治安崩坏只能严打,该如何形容?城市容不下那么多青年,只能被迫向乡村转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什么?

计划生育政策出在80年代初期,我依然对80年代的中国社会有清晰的记忆,那就是标准的低水平发展陷阱。中国其实一直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在农村成长的我,清晰的记得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无所事事,除了一年不到2个月的农业生产时间,大部分时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在四川农村,人均不到一亩的土地,再怎么生产劳作,都只能保证不饿肚子。现代生活的物资奇缺,买不起多少的工业品。
联合国.jpg
那时的中国,如果任由人口膨胀,新增的人口将吞噬掉中国社会除了糊口以外的所有剩余,再无多余资源做资本积累。“生个娃就是加一双筷子”,也无资源做人力资源的教育投资与赋能。空前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节约出足够的社会剩余做工业化的投资,是跳出这种低水平发展陷阱的必需,这是一次充满想象力与行动力的逆天而行。

人是否是资源,取决于人与资本相对稀缺的程度,这个相对稀缺程度,一直在动态变化。每个朝代初期,历经大乱人口凋零,大量土地抛荒,人口当然是稀缺资源,繁育人口休养生息成了每个王朝初期的政策选项。到了王朝后期,人与土地的矛盾日渐突出,马尔萨斯的幽灵再次驾临,化身为持续的政治社会动荡如镰刀收割地上生灵。

只有工业化,可以跳出这个低水平循环。因为工业化将地球存储的上亿年的能源开发出来为人类所用,而不是仅仅将人类的能源限制在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而工业化的初期,无一不需要高强度的投资、积累。中国人用几代人的节衣缩食、三代人的计划生育,没有对外殖民,完全依靠自己的积累,才完成了了这个无比艰辛的过程。10亿人级别超大体量社会的工业化,这是人类的奇迹。

到了今天,我们终于有资格说,“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负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的是,我们何以有资格说这句话,有资格说这句话,需要什么样艰辛的努力。而不是,用这句话来讽刺计生政策,讽刺做出这个决策的人有多脑残。因为印度、非洲,他们的人口真的不是一种资源,就是一种负担,不能承受的重负。

为什么,在中国人口逐渐成为一种资源的当下,中国人口政策还没有彻底放开,松动?这其实是一个新课题。

任何政策,都是对现实的反馈,政策调整得不够剧烈,是因为现实反馈地不够强烈。中国建国以来,历经左右左右左的曲折摇摆,这恰恰是现实世界的常态。真实历史的路径,是粗糙的,是头破血流的试错过程,而不是高人的高屋建瓴、神机妙算、领先十步的规划。

中国当前人太多了吗?还是太少了吗?为什么一边大喊人口断崖,一边35岁退休,一堆人哭诉内卷严重?

计生政策的调整,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城乡隔离严格的户籍制度,到户籍制度松动,到积极的抢人。

当前,各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还可以通过负面政策的取消,获得人口的补充。地方政府寄希望于从存量的人口蛋糕中,分得更多,这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毕竟,修建足够的公共设施,教育医疗,从婴儿到大学生培养,这成本高昂,不如直接从三四线中西部东北去薅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存量人口。

也就是说,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的激励,去鼓励生育,去创造鼓励多生多育的政策环境,因为这成本高昂。因为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从落后地区汲取优质人口的渠道。而落后地区呢?他们首先没有财力,为优化生育环境投资,第二,他们会认为,这种投资,无异于给发达地区做嫁衣。

这种地方政府的小算盘,很像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只想从土地财政中,筹取更多的城市发展资金,炒高房价地价的冲动,远远高于降低要素成本。所以我们看到,调控房价的中央意志,远远高于地方意志。

当前人口政策的转变,也面临相同的央地矛盾,长远与短期的矛盾。

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深圳,它有广阔的腹地供其汲取全国的优秀人才,以至于,用高昂的房价作为城市的门槛,形成高定居成本过滤掉低竞争力老弱人口,只利用最优秀的人才最有生产力的年龄段,不仅节约培养人力资源的成本,还大大节约医保养老支出。其稀烂的教育医疗居住配套,依然不妨碍这个城市强大的经济竞争力,这是一个国家之内的帝国主义。

只有全国一盘棋,中央政府以长远、全局去统筹,才能打破当前的死局。限制人口黑洞一样的超级吸血城市,创造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将经济增长点从点状转变为网状,这不仅仅需要转移支付,更应该是转移投资。

不要谈什么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就是,一个10亿人口以上的国家实施工业化,靠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可能。经济规律是,城市马太效应富者越富,如黑洞吸光落后地区的资源后一起塌缩,体系崩溃就是终极宿命。高强度投资的工业化,本就是逆天而行。富裕之后依然保证生育率,一样是逆天而行。关于逆天这事情,中国人有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