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报透视的“二八现象”和“马太效应”

0
回复
9687
查看
[复制链接]

360

主题

15

回帖

271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711
来源: 2019-9-30 12:27:3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年宏观经济研究的难度在明显加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宏观数据统计的方法和范围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数据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各种来源的中观和微观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上市公司2019年中报进行分析,探索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1、业绩下行:外需和内需谁更弱?2019年以来,多数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都继续明显下滑。其中供给压制缓解后,之前供给侧改革涉及的行业业绩下降最明显,剔除掉这些行业后,出口依赖高的行业营收增速出现了更为明显的收缩,间接说明外需可能比内需下滑更快。
  2、“二八现象”:谁的表现最明显?在经济周期回落的情况下,各行业内部的分化和集聚也非常明显。收入最高的20%的上市企业,包揽了将近88%的营业收入,前利润前20%的企业包揽了94%的利润总额。而且景气度越低的行业内部分化越明显,景气度越高的行业内部分化越小。
  3、强者恒强:小企业“逆袭”难。我们还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毛利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这种强者恒强的现象在食品饮料、餐饮行业非常明显。除了盈利能力的差异外,头部企业毛利率的波动要比尾部企业小,业绩更为稳健。
  4、宏观承压:寻找结构亮点。往前看,内外环境共同决定,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不过经济下行,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没有机会,尤其是结构整合和政策宽松的情况下。根据今年中报的业绩数据,当前存在龙头效应的行业占比已经再次达到历史峰值。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行业整合越明显,龙头的价值也会更加凸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