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高频交易系统的冰山一角

gyshssl 量化百科 2019-8-28 22:45 368017人围观

基于计算机自动化以及高速交易技术可以归结到“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trading,HFT)”这个词汇上。自从那些疯狂且忙乱的交易员被计算机系统替代之后,这种电子网络所承载的高频交易就成了市场的主流。机器可在一秒钟内执行成百上千次交易,丝毫不知疲倦,每天的量在数十亿百亿次上下。

  高频交易的存在当然不只是这一两年的事,而上周末,沪指发生的剧烈震荡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陌生的词汇。何为高频交易?光大证券的高频交易系统可能会遭遇什么样问题?让我们进入科普环节。

  何谓高频交易?
  对于散户而言,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他们进行得最多的交易操作都是短期的买卖行为,他们所关注的在于每秒钟发生的股价变化,并且期望从每次交易中获得薄利。这样的操作需要较快的速度,但实际每笔成交金额却比较少,在每天每周和每年的积累中,这类操作是非常巨量的,这就是高频交易系统诞生的初衷——把这些繁琐而又广泛的细小交易操作交给机器去执行,相比人类交易员,计算机不知疲倦,而且永不出错(理论上)。

  美国市场像高盛这样的公司,在2008年时,就在全球高频交易活动中占到了20%的份额,更有数万企业在市场上使用高频交易系统。

  高频交易系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速度快、匿名和相较人工交易的低错误率都是其优势所在。

  高频交易平台如诸位所想包含两部分,软件算法和底层硬件。在软件算法上,凸显高频交易的一个重要应用便是“冰山(iceberging)”,至少国外的学者是这么叫它的。其特点在于将大笔订单化整为零,把那些单笔数额大的单子划分成随机大小的小订单,在较好的价格下入手,起到向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隐藏动机和作为的目的,因为有巨额订单出现时,投资者通常都会伺机而动并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

  这种冰山算法的应用还是比较频繁的,大部分专家都认同其对市场的正面作用,因为它能够减小股价的大范围波动。还有另外一种“捕食算法(predatory algos)”则专门用于对抗冰山算法,可密切监视市场上这种化整为零的隐匿方式,并且加以利用。

  在高频交易系统中有一类相当流行系统的叫做“统计套利(statisticalarbitrageur)”。简单地说,这种系统的作为是对历史数据做分析,统计较高价位,寻找各种数据点和价格的相关性。这种系统是由程序员和金融工程师共同完成的大型计算系统,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及其相关性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且和市场上的报道和股价联系起来,在最快的速度下给出买或卖的结论。

  这种统计套利平台虽然可将市场上小到冰冻猪胸肉、大到复杂结构的金融产品做分析,但并非万能灵药。它不仅需要实时关注市场的动向,寻找新的相关性并做出决策方面的第一手变化,而且还需要与竞争对手的同类系统竞争,在速度上甚至在毫秒的级别上克敌制胜,1秒或1美分的落后都会被对手占得先机。另外,在某一套相关性系统失灵之后,后备部队就需要重写算法做快速转移。

  高频交易中还有一类普遍存在的系统叫做“资金暗池(dark pools)”。这类系统始终处于买卖大单的准备状态,而且不会向其他市场参与者公布报价。要知道暗池买卖的价位,可PING之,在得到暗池的回应价格后,可选择接受该价格并完成交易,也可迟些再PING并找寻新的价格点。

  高频交易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硬件支持?
  高频交易的另一大元素便是硬件。其实从市场的角度看,硬件虽然位于底层,也是交易者无法看到的,但正因为上文所说算法的存在,硬件的性能也成为可决定决策时间的重要元素。英伟达的CUDA在入侵市场伊始,其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英伟达在发布SDK时,高频交易系统的大佬们就即刻开始了对CUDA的试用,足见高频交易系统是如何迫切地对基础硬件市场有需求。

  利用CUDA开发套件,开发者可以比较轻松的发挥出显示芯片(GPU)中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每秒钟成千上万笔交易,每笔交易都要在数学算法上做到最优化,这显然需要同样庞大的运算资源来支持。

  除了NVIDIA的CUDA平台,英特尔的至强处理器当然也是这一市场的受惠者。传统CPU相比显卡,优势是编程模型更加简单,而且对内存的访问更加轻松。

  此外,高频交易硬件环节中另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是网络,低延迟的专属网络是高频交易基本配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收集于网络,为传播信息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处理,谢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财经媒体撰稿人,自由投资者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