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融昊投资:以产业研究为基础,以寻找产业矛盾为核心

gyshssl 大佬时光 2021-10-24 18:39 931957人围观

问题5、您们是如何理解期货交易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又是如何衡量与规避呢?


融昊投资:只要资金在波动,我们就暴露在风险之中。我们做期货交易,即便我们有产业逻辑支撑,但是本质我们还是利用逻辑在做投机,既然是投机,就要承担这个市场里面的承受风险的职责,所以本质是承担风险,并获取与所承担风险相匹配的收益。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消除风险,消除了风险自然也没有了收益来源,我们要做的是有选择性的承担风险。


如果站在风险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投资逻辑,体现了我们对风险的选择性;我们的资金管理,体现了我们对资金波动的控制倾向;我们的风控措施,体现了我们对不愿承受的风险的阻断。所以在投资风险中,我们不规避风险,而是科学的理解并承担风险。


至于风险的衡量,通常,资金的波动是衡量风险的标准手段,我们也会用这种衡量手段,然后和策略进行结合。做到策略与风控不起冲突,且风控措施能够正确反映我们对风险的理解以及产品的风险偏好。我们衡量风险的目的不是规避风险,而是在策略逻辑下,合理的、适度的、且有选择性的承担风险。



问题6、良好的风控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关键,请问融昊投资具体是如何控制投资风险的?又是如何做好资金管理的呢?


融昊投资:我们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风控和资管的理念,会从产品的设计开始一直贯穿产品的始终;另一方面,我们公司从职能设置上,会完全做好隔离,以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


比如我们公司从设计产品之初,就会要求基金经理提供具体的资金管理方案,同时风控总监会根据我们公司各项风控管理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只有资金管理方案和风险控制方案能够无缝对接,这个产品才有成立的可能。在制定好了资金管理方案和风险控制方案之后,我们会制定出来完全可量化的风险控制细则。


比如我们目前“稳健二号”这个产品,就会从四个维度来规定资金管理方案。第一个维度是总体仓位控制。我们会规定这个产品的总仓位不允许超过50%,这是根据要素表测算出来的最大持仓仓位;第二个维度是板块维度。我们会规定每一个板块的持仓,最高不得超过总持仓控制限制的50%,那么一个板块即便很有行情,板块整体的持仓不会超过25%,至少保证了多板块特征不会被打破的同时,也兼顾了当前比较好的板块;第三个维度是策略类型维度。我们会规定,单边头寸不允许超过总头寸上限的1/3,跨品种对冲头寸不得超过总头寸上限的1/2。结合第二个维度同时使用,就有了第四个维度,单板块单品种的限制。这个维度,其实是将板块和策略两个维度的结合,就能够保障策略足够的分散化。资金管理的方案设计出来之后,自然就会有对应的每个维度的风控方案出来,事实上,也就完成了对风控的细分。


我们的这些方案做出来之后,会将这些量化出来的规则直接输入到资管软件,通过资管软件自动的做仓位控制的执行和风控执行。比如如果超仓了,会把超出的仓位自动屏蔽掉,碰到不允许交易的品种,会自动屏蔽交易指令。风控端如果触发风控规则,则会自动平仓。


所以虽然我们做主观交易,但我们会保障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做到全量化执行。


同时,为了防止管理风险和权限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风险,我们公司设置了策略权限,执行权限,风控权限隔离的机制。投研团队和基金经理负责策略的提出和制作,最终以交易指令和交易计划的形式体现;账户的操作和指令的执行权限,完全由交易部完成,且交易部只负责策略的执行;风控权限在风控部,主要负责监督资金管理规则和风控规则是否由系统自动执行,以及审核策略的风控条件。三者互不干涉,完全独立。这样就从管理上隔离了风险。

问题7、您们认为,主观CTA策略,相对于量化CTA策略,有什么优势劣势吗?


融昊投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是有很深的感触的。大家可能都知道,对于很多机构而言,量化CTA策略在2021年5月之后,可能是一个噩梦。就我了解到的信息,身边有不少做量化CTA的朋友甚至是创了策略回测以来的历史最大回撤。不由得让很多人对量化CTA策略提出了质疑。即便如此,量化CTA和主观CTA在底层逻辑上面仍然是各有千秋的。


我认为,量化研究对于“规律”的发掘上,还是占有优势的。我对有件事情是感到很震撼的:我硕士是在香港学的统计学,当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后面虽然我没有进量化对冲基金,但是我有几个同学在里面工作。那个时候我们进行交流,他们刚开始有很多不清楚的问题会问我,后面半年之后,我已经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了。他们会看很多很前沿的数学甚至物理学的论文,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算法里面,去对规律进行挖掘。这种研究模式是绝大多数做主观CTA策略的没有办法解决的。这是大概10多年前的事情。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我相信这个优势会更加的明显。量化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界定明确那么执行就会明确,所以在执行的准确性上,量化是有优势的。


而主观CTA在对于策略的理解深度上,往往会更深,这样,能够在策略的选择上面做更多的应对。做量化有的时候讲究一个策略的迭代,而迭代之后,新的策略是否能够一定有用,不好说,因为最终决定策略上不上的,还是人,如果对策略的逻辑了解不够深入,可能对于一个策略是否要下或者要上,也会出问题。因为就我多年的交易经验来看,要同时深入的掌握多种策略逻辑,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而这一块,主观就会相对有优势。比如我们做产业策略,很少会碰到迭代的问题,而是积累的问题。我们研究一个产业的时间越长,我们对一个产业的理解就会越深,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就会越丰富。而产业逻辑只要有效,这种积累就会有意义。那么面对行情的改变,我们就只需要通过一些改变来应对行情。例如在量化策略回撤比较大的5-7月,我们发现了市场出现了波动迅速、来回很快的特征,那么我们找到底层的逻辑原因之后,做出的决定就是降低仓位,同时扩大策略的容忍度来应对这样的行情。但是作为量化而言,因为前面策略的开发包含不了这种行情,可能就出现了两边打脸的情况。


同时,我认为量化和主观本身就是可以结合的。其实我们在整体策略框架体系里面,有两个地方是用到了量化分析手段的。


一个方面,是会用量化手段,对我们长期跟踪的套利对,包括跨品种和跨月的策略,对于这样的模型,我们会加入数据分析和一些基本面因子进去。我们要做的是看这些套利对在什么时候、什么方向安全边际是较高的,以及风险收益比是合适的。但是我们不把这块做绝对的定量,只是定性,然后对我们的研究做一个参考。


另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会将资金管理指标和风控指标进行多个维度的量化,然后通过软件自动的执行这些指标,辅助我们对头寸进行管理、风险进行控制。


这两个方面的介入,其实就是看中了量化在数量化分析深度上的优势,以及准确执行上的优势。所以,我们也考虑对量化和主观进行了有机结合,让这两块的优势都得以发挥。



问题8、融昊投资2020年跨月套利或跨品种套利对收益的贡献有25%左右,请问您们是如何抓取套利机会的?


融昊投资:一方面我们会对产业按照矛盾对逻辑进行细分,产业链上下游的矛盾对应跨品种套利策略,供需平衡表的逐月推演对应跨月套利策略。这样明确的矛盾划分,就促使我们对各类套利策略其实是做了专门的、针对性的研究的。


另一方面,我们会用量化的手段,将各类套利对结合基本面因子做长期的跟踪,对于各类策略的安全边际,以及风险收益比做及时的测算与跟踪。然后将结果和我们的产业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有机补充。


然后,我们会综合这些信息,做成我们的套利策略,整体下来效果还不错。



问题9、业内常听说“策略漂移”,指的是交易团队对策略的“忠诚度”,您们如何评价策略漂移这件事?


融昊投资:策略漂移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之所以说相对特殊,是因为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资产来做交易,那么可以选择收益的最大化,从而相对灵活,只要是能够获取收益的策略,相对来讲我们都可以去做,毕竟我们是奔着收益去的。


但是放在资产管理,或者从我们管理产品的角度,我们所考虑的问题则不完全是收益问题,而是一个产品的运作问题。如果投资者相对是不专业的,那么他看重的可能只是收益率是否能够接受的同时,这个产品的波动是不是也能够接受。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投资者,则还会考虑你会用什么样的逻辑去获得这些收益。这些投资者愿意投资你的产品,一定是他认可你获取收益的逻辑。


所以,面对专业的投资者,保证策略不漂移,我认为是一个基本道德。因为随着投资机构的专业化,他们投出去的资金是讲究配置的,比如期货方面,他们会拿一部分资金配置量化CTA,同时会配置主观CTA。从其他的角度,他可能用一部分资金配置趋势类策略,也可能配置对冲类策略。面对这样的资金,保证对策略的忠诚度就很重要了,因为你如果改变策略,对于你自身而言,可能没有什么,但是是有可能影响一个机构的整体策略布局的。这对于机构来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说得更具体一点,比如一家机构有一块资金,就是想投资CTA策略,然后他选了量化逻辑的投资一部分,基本面策略的投了一部分,宏观配置策略投了一部分,当然,对于这些策略还可能往下细分。他可能抱有一种投资逻辑:期货市场是零和游戏,只要在每类策略里面找到风险承受能力下能够长期盈利的机构即可。这家机构一旦投了你,而你的策略一旦发生漂移,那么就可能造成这个机构整体策略布局的缺失,同时某一类策略配置过重。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影响了,甚至碰到比较针对性的行情,影响还会不小。


所以我们对于“策略漂移”的态度是,尽量不漂移,包括在风控和资金管理措施上,定好的就尽量不变。当然,我们也要兼顾盈利性,如果一段时间不盈利,或者我们认为不适合,那么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有应对措施,那么这个应对措施应当和投资人事先沟通。


且这个时候,不要担心沟通之后投资人会赎回基金,说到底,私募基金是满足特定客户理财需求的,我们有义务协助客户判断自己的理财需求是否被满足。我们是在做服务,那么就必须为服务对象考虑。我们认为这才是一家机构能够在行业里面立足的根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