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碧法则 在移动平均线理论中,葛兰碧八项法则可谓是其中的精华。自从该法则问世以来,各国移动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赢家法宝。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葛兰碧所提出的移动平均线买入和卖出的八大法则。(下图) ![]() 1.当移动平均线从下跌转到盘整或者上涨,而股价由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并继续向上,这是个最重要的买入信号。 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股价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对于在低位买入者来讲突然获利丰厚,必然会造成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大量抛售。只要股价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然有巨资介入,因为没有大资金的介入,股价是无法有效突破均线系统的。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很正常了,所以可以作为买进信号。 2.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3.股价继续上扬,股价远离均线之上以后股价突然下跌,但股价并没有跌破上升的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信号。 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股价又很快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企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4.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由于负乖离过大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 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便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5.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为为卖出信号。 6.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虽一度涨到移动平均线上面,但很快又回复到平均线下面的时候,为卖出信号。 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7.股价持续下滑,股价远离移动平均线之下以后股价突然上涨,但股价并没有突破下跌的移动平均线,当股价再度下跌的时候,为卖出信号。这种走势的性质与第六条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 8.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连续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的时候,由于正乖离过大随时有机会再次向移动平均线拉回,为卖出时机。 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以上八大法则虽然对我们掌握买卖点很有帮助,但也存在欠缺的地方,需要我们灵活使用,区别对待。 葛兰碧法则的应用 葛兰碧八大法则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慎用第三条与第七条。很多投资者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第三条与第七条不易与实际结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者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2.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 a、第一条与第二条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的。 b、第五条与第六条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卖出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微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以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这种情形必然出现在顶部形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所反映的市场气氛与卖出原因与顶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完全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形态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进出时机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投资人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结果。 葛兰碧法则的缺陷 葛兰碧移动平均线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往上方抬头的迹象,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不久即反转向下,构假突破陷阱。 2.股价跌至移动平均线下方,而移动平均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的趋势,再度上升但回升不久即调头向下,构成伪信号陷阱。 3.股价运行在移动平均线之下时,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非常远,极为可能再趋向移动平均线,但反弹不久即反转向下继续原来跌势,是伪信号陷阱。(如图) 4.股价跌至移动平均线下方,而移动平均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的趋势,股价反弹至均线附近或向上穿越均线不久即反转向下,构成伪信号陷阱。 5.股价在上升中,且运行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却距离移动平均线越来越远,表明短线获利盘非常大,股价随时会出现获利回吐。但由于种种原因股价超买再超买,或以横盘方式完成调整,形成伪信号陷阱。 6.股价运行在平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过移动平均线,平均线已有从趋于水平再度转向下移的趋势,但股价经过二次探底形成双底,形态完成调整继续向上,就会形成伪信号陷阱。 7.移动平均线波动从上升趋势转为水平趋势,而且股价向下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卖压沉重,股价急跌,但很快被拉回移动平均线上继续升势,构成向下假突破陷阱。 8.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上徘徊,而且移动平均线继续下跌,但股价不再下跌而维持横盘整理,逐步与移动平均线缠绕,并最终选择向上突破,构成伪信号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