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聊聊逻辑:建立正确的投资框架才能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宽客精选 数据策略 2020-8-25 13:49 317016人围观

   投资和管理,研发,学习一样。正确的思维是建立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填充知识点,让整个交易系统体系化,且每一个末梢环节都有更多纬度的论据支撑。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带来高额的投资回报,但是能够产生稳定的回报,而且系统本身可以不断被修正,不断被迭代,投资能力是不断晋升阶跃的!散户投资者最大的瓶颈是,起步阶段需要试错,尝试各种方法,效率很低。当盈利之后,又不够稳定,一会儿挣钱一会儿赔钱,这两个阶段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很多人还不能坚持下来。即使摸索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适应和改变能力也比较弱。这是因为自身的交易系统偏微观,无法适应宏观的大环境,没有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知识框架,不知道如何适配新的投资环境。当然也有微观的交易系统恰巧适配当下的宏观环境,但是自身成功的论据不够充分。一个人的成功,投资的成功,绝不是单一要素,或者某个点做对了就成功了,一定是体系化的成功,只是很多时候误以为是某个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市场中挣到钱很重要,但是挣到钱的方法,交易系统,回测模型,以及投资框架,更加重要,这是保证我们获得长久稳定回报的锚定!

本文简单聊聊专业投资者的一些投资框架,不够全面,有一定启发性。第一篇是针对赛道的投资框架!

第一,确定正确的投资框架?

机构投资者有两大分析体系,现在主流的公募基金经理,以自下而上的分析研究框架,抓取优质企业的超额收益,属于典型的阿尔法投资策略!也就是结构性机会。

有一部分私募和公募,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研究框架,抓住全市场的β估值抬升的机会,行业的β型的机会,进行行业跟踪,风格轮动。抓住行业的周期拐点,和趋势性机会!

这其实就是机构投资者的两套核心策略。在2015年之前,全市场的波动率很大,同涨同跌,且周期蓝筹股作为国家的核心动能,有天然的高波动顺周期属性,因此板块轮动,风格转换,以及择时,等因素非常重要。而且全市场在牛市到来的时候,有高β的特征,估值抬升明显,而且风口上的行业估值提升远远大于业绩提升,因此超额收益往往来自市场本身的弹性波动。那个阶段,贝塔型的策略比较占优!

2015年之后,市场进入白马核心资产周期,经济环境去杠杆周期,流动性大幅降低。同时市场的阿尔法策略,开始主导市场,因为整个市场的波动率降低,行业轮动不明显。而优质企业自身的行业集中度提升,业绩提升,开始走出独立于行业,独立于市场的白马龙头行情。此时公募基金经理多采用,自下而上,挖掘企业个股的阿尔法策略,通过结构性机会获得超额回报!现在的价值成长策略的基金,大多采用这种投资策略,个人也比较认同。这个阶段,一批基金的夏普比率明显提升,收益回撤比明显提升。优秀基金通过自下而上的α策略,跑赢指数产生超额收益,有美股化的趋势。

个人的观点

由于宏观经济减速,新动能接管旧动能,新动能中消费和医药的周期属性降低,贝塔属性降低,而阿尔法的属性提升。科技行业是阿尔法和贝塔属性兼具,其弹性最好,风险也最高。新动能下,整个市场的波动率下降,但是创业板的结构性机会加强,因此长周期来看,阿尔法策略占优,长期持股,高仓位,少择时,适用于大型资金,价值成长投资的策略。

但是对于小资金来说,还是要有一定跟随大盘牛熊周期,风格轮动,做好择时,抓住β波动的机会,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个人的投资框架,是基于自上而下,研究宏观经济的新动能,找到具有长期β的核心赛道。在赛道中配置自下而上的阿尔法策略的优质基金,如果买股票,也是采用类似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成长策略选有长期,高成长性的股票!

第二,看清投资收益的组成部分?

证券投资的超额收益率可以看做两部分之和。第一部分是Alpha,收益和整个市场涨跌无关。第二部分收益来自整个行业和市场的上涨Beta。我把Beta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行业,一部分是市场。当行业表现好的时候,你配对了行业就有收益。在一些环境下,Beta收益常常大于Alpha。在牛市周期下,全行业普涨,因此Beta策略远跑赢Alpha,此时投资者赚的是市场估值提升得钱,并不是个人选股能力优秀与否。经常有投资者在大牛市,误以为自己是选股高手,其实这个阶段,择时,流动性,风险偏好,抓热点,比基本面选股要更加有效率。但是当市场的波动率降低,行业波动率降低,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投资者的选股能力,长期持有价值成长股,是最好的复利增长模式。这种状态就和当下很像! 大家常常会说,Alpha和Beta不可兼得。你要么自上而下抓Beta,要么自下而上抓Alpha。没有人能同时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好。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应该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这里说的Beta,不是今年赌一个行业,明年再赌一个行业,而是大的社会发展的Beta。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中国的经济转型,意味着,全面的系统性机会的时代结束了,未来越来越倾向于新动能下的结构性机会。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大的Beta在哪里,这是我们必须看清楚的。例如现在的房地产,银行,旧动能行业,他们未来的成长空间还大吗?和科技医药比起来,哪个成长空间更大,加杠杆的空间还高吗?在这样的低贝塔状态下,即使是自下而上能够选出一定的优质龙头企业,但是超额收益会比科技龙头强吗?这里给大家抛砖引玉,可以自己多思考这个问题。

Beta自上而下和Alpha自下而上,在一定程度结合起来,以阿尔法策略为核心选股,以贝塔策略为核心选赛道,这是相对效率比较高的策略!

第三,过去三十年,世界主流市场的超额投资收益来自什么行业,中国未来的Beta机会在哪?

通过研究美国,欧洲,日本市场,我们来看看贝塔的机会在哪里。美国股市,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是科技、可选消费和医疗,这就是大Beta。相反,电信服务、公共事业、原材料是三个表现最差的行业。欧洲股市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化工、医疗保健、食品资料;表现最差的三个行业是银行、电信、零售。然后再看日本,过去三年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精密仪器、医药、交通运输;表现最差三个行业是空运、银行、矿业。最后看中国,2005年以来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食品资料,家电,医药;表现最差三个行业是钢铁、采掘,交通运输。

再给大家一组数据对比。过去三十年美国,大部分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集中在四个赛道,信息技术,医药及医疗器械,必选消费,可选消费!而信息技术在最近二十年脱颖而出,领先消费赛道。而医药赛道增长非常稳定,弹性适中。反过来,房地产赛道只有一家公司过千亿美元,银行中的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汇丰控股,也才千亿美元。这就是时代的轮回。美国七十年代,市场的主导力和今天中国市场一样,是金融地产,但是三十年之后,科技,消费,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从自身的微观世界跳出来,跳出小巷思维,站在更广阔得视野下看待宏观经济的变化。最近市场中,明显有两大类投资者,一部分拿着医药消费科技,看着账户天天新高,高喊牛市已来。一部分拿着金融地产基建,苦苦等待。冰火两重天,正式中国大的经济社会的缩影,新旧动能的替代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银行地产周期,一定还有机会,但是他们并非未来的大β,只是短周期的行业估值修复,或者是整个市场的一次β修复。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不会在是8个点以上的高增长,而是3-4点的高质量增长。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超越cool 来自: 雪球

精选全市场优质、干货、重磅投研内容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