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黄金简史:从最初到最后

KUO 市场解析 2020-7-3 22:59 668322人围观



同时金本位制让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变得简单而稳定,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全球经济与贸易,经历了100年的繁荣。 


金本位变动背后:世界格局的转变


 如果把历史拉长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降临将欧洲拖入深渊,也第一次将金本位狠狠摔在地上。


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各参战国政府为了维持战争经费,不得不印钞,禁止纸币与黄金兑换,同时禁止黄金外运,以保护本国黄金储备。


这场战争,扭转了世界金融格局。昔日的金融霸主英国,花在战争上的开销多达430亿美元,其中包括270亿美元的长期借款。而作为债权国的美国则在这四年中大发战争财,将大量他国黄金收入囊中。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这一时期翻了一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国。 


20世纪初以来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变动

一战期间,欧洲各国的纸币之间汇率也从固定汇率制变成了完全浮动汇率制,在战时和战后,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也随之大幅波动,国际货币秩序陷入混乱。 在各国货币大幅缩水的背景下,是否恢复金本位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 英国国内有两派,一派以经济学家凯恩斯为首,认为英国应放弃金本位制,使英镑贬值以拯救英国的贸易。


另一派则以英格兰银行总裁的诺曼为首,认为考虑到英国的国际地位,金本位的恢复是必要的,且英镑与黄金的兑换应该维持战前水平,以维护英镑在国际市场的信用。 最终诺曼的意见被采纳。于是,英国政府在对古典金本位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于1925年提出《1925年金本位法案》,施行金块本位制——国家不再铸造金币,市场上不再流通金币,取而代之的是代表金币的银行券。


由于规定必须要有大量的银行券才能够兑换黄金,金块本位制又被称为“富人的本位制”。这种制度已经失去了金本位制的许多基本特征,变成一种变形的金本位制。


除了英法两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其他国家大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既不发行金铸币,也不具有兑换黄金的义务,甚至不一定具有黄金储备。所发行的**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同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价。 那么,是否要恢复到战前的兑换水平?(1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7便士) 如果恢复到战前兑换水平,可以维持英镑的信誉,英镑还是世界货币,英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是领导角色。但英镑币值就会被高估,对英国的出口不利,不利经济恢复和解决高失业率问题。


In truth,the gold standard is already a barbarous relic.(事实上,金本位已是野蛮的遗物) ——凯恩斯 

当时的英国已是虎落平阳,加上英国黄金储备下降,英镑的信用大幅缩水。英镑与黄金的再次挂钩,只会进一步掏空英国的黄金储备。 不过四年,大萧条席卷而来。市场避险情绪高涨,人们开始兑换黄金来抵御本国货币的贬值。英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英镑汇率下滑,最终不得不放弃实行了数百年的金本位制。 全球资本主义国家深陷寒冬,加上两次战争的折磨,日不落帝国从王座上跌落,全球格局从此走向拐点。


与此同时,黄金迎来了20世纪的第一个牛市。

这一次黄金牛市,主要来自美国强大的定价权。这个定价权背后,是新世纪霸主美国的崛起。


 1934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35美元。


但美国鸡贼得很。想起英国黄金被挤兑的前车之鉴,美国虽然确定了黄金的兑换价格,却在国内禁止美元兑换黄金。这意味着纵使美国人民有再多美元,也不过是基于国家信用的纸张和数字。而这理论上是可以无限的。 此时全球经济和当前略有相似之处,正滑入康波衰退和萧条周期。欧洲政局的不稳定,使得民众的避险情绪高升。在美元如此强大的背景下,即使拿不到实物黄金,囤积美钞也是财产保值的不二选择。 此后的数年,全球黄金持续向美国转移。济重心开始转移后,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在缓慢发展着。 


现世安好的幻象之下,一颗过去埋下的雷即将爆发。 一战后,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战胜了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并签下《凡尔赛条约》。协约国向德国索要天价补偿,无所不用其极地榨干德国每一滴血,好弥补这些年的战争损失。


在欧洲列强要求下,德国人除了交出殖民地和货物,还要连本带利赔偿2690亿金马克,相当于如今的3890亿美元。


狗急跳墙,兔急咬人。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欧洲再一次陷入混乱。


与此同时,美国一边向德国输出物资发着战争财,一边向欧洲其他国家提供着“援助”。二战期间,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已达到顶峰,成为唯一拥有能力维持本币与黄金兑换的国家。


美国在一片战火纷飞中,走上全球金融霸主的王座。 


美元黄金:得黄金者得天下


1944年,二战的硝烟渐渐散去,留下了一片片残垣断壁。国际金融秩序也在战争中支离破碎。为了讨论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筹建联合国的44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世界货币金融会议。


这场会议的重头,在于未来世界金融体系的易主。而新旧金融霸主的最后一场冲突,发生在英国代表凯恩斯和他的粉丝,美国代表怀特之间。 怀特提出的方案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的货币统统跟美元挂钩”,可以说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边,凯恩斯提出发行一个全球通用的货币“银行币”,以此来防止美元霸权的形成。


凯恩斯不愧是英国的最后一张王牌。他引经据典,辩得头头是道,时常让怀特哑口无言。 但辩场之外的现实世界,是英国在二战中消耗了250亿英镑,国债增加了一倍。 与此同时,美国持有黄金200亿美元以上,债务却不到100亿美元。


会议的结局并不难预料。44国中除了英国,其他都投给了怀特的方案。


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确立。这一体系实际上是金汇兑本位制的变种,将美元与黄金挂钩,以每盎司35美金进行兑换;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不能超过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宽客之家微信公众号

宽客之家公众号

专注于量化策略的研究,数据研究,科技金融发展。扫一扫立即关注。

宽客之家客服号

宽客之家客服号

关注宽客之家客服号,实时获取中国宽客的动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