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讲的强周期,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如原料药行情,主要是价格周期,表现为价格大起大落,并带来业绩利润的大起大落,这是一种类型。 另一种是如工程机械,主要是数量周期,这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导致 需求周期性大幅波动,带来工程机械的生产和售数量出现过山车的一样的波动,从而带来行业的强周期,同步带来业绩的大起大落。 以上两种周期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机会和风险,所以有经验的投资者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或周期运行规律,总结出:周期见顶时业绩最好,这个时候PE最低,预期反转,所以要低PE卖出;周期见底时业绩最差,这个时候PE最高,但景气有望反转,这个时候要高PE买入。这就是投资界通常讲的所谓的周期魔咒和周期蜜饯。 但不少的周期行业也会在其生命周期中出现成长期,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成长与周期的叠加期,也是最有爆发性的阶段,比如2005-2007年的钢铁和有色,2017年左右的内房。。等等。 具体到猪周期,从历史上的猪周期看,主要体现为第一种类型的价格周期,而生猪出栏量方面虽然会有小幅的波动,但也仅仅表现为周期性的减少和增加,并没有出现行业内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并且由于历史猪周期中量的变化不大,而各类生猪生产主体的育种体系基本保存完好,更重要的各类生猪生产主体的生产成本也大体差异不大,所以恢复起来时间比较短,速度比较快,很少有主体有显著优势,所以这类猪周期在高位停留的时间也短,是一种典型的以价格见顶基本同步数量见顶的传统猪周期。 本轮猪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别是“此猪周期非彼猪周期”, 一是出现了杀伤力巨大的FW,导致各类生产主体去年以来的生产成本差异巨大。 二是导致了全国生猪产能的腰斩式剧减, 三是对母群形成了毁灭式的打击,彻底打乱并摧毁了行业的育种体系 正是以上三个特点导致了本轮猪周期的特异性。 一是出现了恢复时间超长的超级猪周期,20元以上的超高猪价将至少维持长达20-24个月左右,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次猪周期(历史上的猪周期中,18元以上的猪价一般能维持三五个月就非常不错了) 二是价格周期与数量周期错位高达一年以上,甚至延续2年左右。 三是出现完全成本有显剧优势并带来高扩张潜力的一批超级市场竞争主体(规模企业) 四是中国生猪行业几千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市场集中度快速、大幅提升,头部公司市场份额快速、大幅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基于此,虽然大概率的情况下本轮猪周期的价格见顶已于2019年4季度出现,价格上的周期性仍然相当明显,但是,以往猪周期价格见顶之后价格就会快速下行的历史经历仅仅只是在今年前五个月由于新冠冲击需求的特殊情况下预演了一个假象,事实上虽然价格高点已在去年10年出现,但30元以上的超高价格期(历史上的猪周期中最高点的短期价格顶点也就是22-22元左右,并且维持的时间非常短)、20元以上的高价期将呈现出一个奔走型的群山式形态,超高价格维持期至少还有6-8个月,高价期至少还有8-12个月(全程则长达20-24个月及以上),这是历史上以往所有的猪周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里还仅仅只是讲的价格周期的维持和形态以及与以往的不同。 现在再来讲本轮猪周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成长性。所谓的超级猪周期,包括FW冲击下猪存栏、出栏、产能的三个方面的巨幅减少,也包括猪价远超历史周期高位(20-22元/公斤)的价格”珠峰式“隆起现象,更是指本轮FW下的猪周期必然带来的集中度大幅提升下的市场主要生产主体的显著成长性。 不幸的是,一直到2020年5月,从各上市公司的月报看,仍然没有几家公司从数据上能体现出部分投资者预期中的成长性(还没有从数据上呈现出来),除了基数低的新希望,表现最好的牧原也仅仅只是5月单月的出栏初步出现的高成长的端倪,各方面猪专家们预期的成长仍然停留在预期和测算中,1-5月的个人关注的几家主要猪公司的出栏情况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