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新冠病毒肺炎对经济影响分析--上半年影响较大,全年经济影响可控 ... ...

KUO 市场解析 2020-2-18 12:06 64849人围观

一、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分析
1.1 疫情概况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早是 2019 年 12 月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的。疫情不断加重, 叠加春运高峰期间武汉人员流动频繁,疫情快速向全国蔓延扩散。1 月 20 日开始全国各地开始通报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1 月 23 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 1 号通告启动“封城”措施。 继武汉之后,湖北多个城市也启动封城措施。随后多省启动一级防控措施。1 月 31 日凌晨 3 点 30 分,世界 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截至 2 月 11 日 24 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共收到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 诊病例 44653 例,疑似病例 16067 例,累计死亡人数 1113,均大幅超过了 2003 年 SARS 疫情期间的病例数 量。本次病毒呈现传播快、潜伏期长、烈度低的特征,除了飞沫传播之外,接触也会被传染。

通过对两次疫情发生时间线进行梳理可得,相对非典疫情而言,武汉新冠疫情的应对措施具有如下特 点:一是,中央介入时间早,距离首例新冠患者仅 43 个正常日,远早于 SARS 疫情的 5 个月;二是,对主 要疫区采取封锁,减少病源输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减少人员流动;三是,对新冠疫情实时公开;四是相 关机构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完全透明与公开。

1.2 对疫情拐点及峰值的判断

2 月 4 日之后,当日新增确诊病例及当日新增疑似病例均呈现下降趋势。2 月 8 日之后,累计疑似病例 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累计确诊病例仍呈上升趋势。根据钟南山院士的估计,新冠病毒有 14 天的潜伏期, 自 1 月 23 日武汉“封城”,如若按照其估计,2 月 8 日之后疫情曲线趋势平缓是符合其估计的。

另一方面,我们从此次疫情重灾区武汉近日采取的相关措施来对疫情的可能发展变化进行推测。目的 在于收治已确诊的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于 2 月 4 日晚上正式启用;2 月 8 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督促武 汉“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2 月 12 日湖北省将临床诊 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当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 14840 例。随着武汉扩大确诊诊断口径、对病 患的应收尽收措施的施行,新接触以及传染的病例也将大幅减少,按照 14 天的潜伏期来算,湖北省的累计 确诊病例在 2 月下旬将会达到峰值。再加上全国其他省市的严防严控,全国确诊病例也将在 2 月下旬达到 峰值。这个结论与钟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断“估计疫情峰值在 2 月中下旬达到峰值,到峰值之后要看二次返 程的情况”也是相符的。但是,目前已经发展潜伏期最长的病例潜伏期达到了 24 天,故在疫情达到峰值之 后,仍旧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特殊情况的判断。

 二、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从经济层面来看,此次发生的疫情与 2003 年发生的 SARS 疫情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的 差异,经济体量不同,疫情爆发的时点,疫情发生的背景不同等等方面。由于本次疫情影响人数与区域范 围都超过了 SARS,预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更大,但是由于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将显得 不太大。

2.1 对比分析,本次疫情影响绝对值大于相对值

从采取的措施来看,两次疫情存在明显的区别:一是,中央政府介入更早,对症施策更为及时。SARS 也是于 2002 年 12 月开始出现,但是刚开始没有受到重视。春节没有进行控制,而且后续不同程度的瞒报 等使得 SARS 疫情在 2003 年 4 月份全面爆发,此时中央政府在 5 个月之后才开始介入;而反观此次疫情, 虽然错过了开始的人员控制黄金时期,但是中央政府在疫情初发 1 个多月后即开始介入,且采取了很多针 对性措施,各省市也相继采取了一级防控措施,这些措施使得后期各地的输入性病例大幅减少;二是,传 染性更高,致死率更低。本次疫情与 SARS 疫情表现出了较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传染性高,致死率低等 特点,随着政策采取的严控人员流动等措施的逐步起效,预计传染性病例在达到峰值之后将逐渐减少。

2.1.1 经济结构及经济体量发生较大差异

我国的经济结构自 2003 年 SARS 之后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9 年全国实现 GDP99.1 万亿元,其 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实现 7.05 万亿元、38.62 万亿元、53.4 万亿元,分别占比 7.11%、38.97%、 53.92%,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8%、36.8%、59.4%;而 2003 年全国实现 GDP13.74 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实现 1.7 万亿元、6.27 万亿元、5.78 万亿元,分别占比 12.35%、45.62%、 42.03%,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1%、57.9%、39%。经济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已经上升了 20 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拉动 GDP 的重要因素。

疫情期间,减少大型人员流动是最主要的原则,对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酒店业等均造成了较大 的冲击,而这些产业均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来看,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本次疫情对于 GDP 的影响要大于 2003 年疫情。具体来看,2003 年一季度的 GDP 增速是 11.1%。二季度,也就是非典爆 发期,GDP 增速回落了 2%到 9.1%。但是到了三季度,随着疫情的结束,GDP 增速再度回到了 10%。2003 年全年的 GDP 增速依然高于 2002 年。但是 2003 年 3 季度后,第二产业增长迅速恢复至 1 季度水平,但第 三产业的恢复相对较慢,直至 4 季度才出现明显改善。当年非典疫情对经济短期有冲击,但对中长期经济 影响不大。2019 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对 GDP 的贡献率增加了 20%。由此可见,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本次 疫情对于 GDP 的影响要大于 2003 年疫情。另一方面,经济体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 年,中国一季度 GDP 增速是 11%,二季度回落到 9%,次年一季度恢复到 11%,“非典”疫情整体并没有影响中国经济总体 趋势,全年对 GDP 总量影响,单季度大概-2%,摊到全年大概是-0.5%。2003 年中国的整体 GDP 水平 12 万亿人民币,大概影响 500-1000 亿人民币的量级。但到 2020 年,中国 GDP 总量水平接近 100 万亿,对当 前国内 GDP 增速影响是有限的。 

2.1.2 疫情发生背景不同 

国内来看,此次疫情发生于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打赢三大攻坚战 的收官之年,在此重要时点上,对此次疫情进行科学部署、迅速打赢这场战役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前述分析,疫情结束之后,政府大概率会出台重磅政策对经济进行支持。

2.1.3 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2003 年,中国的经济核心驱动力是外贸。2003 年我国正在全面享受全球化红利,彼时中国刚加入 WTO 不久,正在全面享受融入全球分工与市场的红利,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对突发事件的抗压能力较强。加入 WTO 之后出口增速从 2001 年 7%加快到 2003 年 34.6%,强劲的外需有效应对了 SARS 对内需的冲击。而 近年以来,国际局势持续动荡,2018 年以来的中美贸易反复摩擦,均使得此次疫情面对的外部环境要明显 差于 2003 年的国际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从外需向内需转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减弱。 2019 年我国出口增速只有 0.5%,出口状况已不如当年。因此对于经济的影响分析应该集中于对内部影响的 分析上。


2.2 宏观调控政策加码,政策合力将进一步加强 

2.2.1 长期看,宏观目标多元化决定了政策定力较强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这些目标长期来看是相辅相成的,但短期却相互掣肘、存在矛盾。 因此,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的决策具有长期性。 2019 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整体而言宏观调控政策维持了适度逆周期调控的局面。具体来看: 货币政策及其预期引导保持稳健。从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上来看,根据市场流动性收放更加灵活,但更 侧重定向投放,缩短放长,降准或 MLF 投放后一般伴随着逆回购净回笼。货币政策表态上则更加注重预期 引导。全年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障了金融体系流动性整体合力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同时 通过 LPR 改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进一步促进宽信用。

财政政策较为积极。2019 年,由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国财政收入增幅较低,而财政支出 实现 8.1%的增速。具体来看,支出方面重点增加了对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 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逆周期调控显现结构性。 金融政策延续“开正门,堵偏门”的思路,出于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的考虑,金融监管 在边际上有所放缓,但整体仍然从严。其中“开正门”一方面体现在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服务实体经 济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金融工具体制机制改革上,包括完善违约债券交易机制,健全银行间债券市场 交易流通制度,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方面。“堵偏门”的政策主要包括限制私募债用途、稳步推进资管新规配套文件《标准化资产认定规则》、《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2020 年宏观政策基调仍然偏“稳”。经济目标上既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同时也要确保质的稳步提升,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政策框架上强调继续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宏观政策上强调继 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重点在于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好重点领域 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货币政策方面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 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2.2.2 疫情下“稳增长”重要性更加突出,政策合力进一步增强

疫情发展以来,宏观政策调控主要集中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力度有限。2 月 12 日的政治局会议一是 要求持续加强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的保供。二是要求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逐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三是要求对困难企业予以纾困,防止出现大规模就业问题。政策总基调上 依然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要积极作为。一是强调发挥积极财政作用,出台阶 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二是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困难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而对疫情发 展以来的政策梳理来看,财政政策由于具有明显的转移支付、保民生作用,力度明显大于货币政策。

表 3:疫情以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

 货币政策量价配合,短期调控力度仍有望加大。2 月 3 日至 2 月 12 日央行公开市场累计投放货币 1.04 万亿元,并于 2 月 3 日下调 7 天及 14 天逆回购利率 10bp。在央行预期引导下,目前市场对中期借贷便利操 作中标利率以及 LPR 下降预期较大。

财政政策多方位支持,再次提前下提前下达 2020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疫情出现以来,财政部陆 续落实对患者医疗费用进行兜底与补助、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的保障政策、对防疫用品生产企业的 降税贴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小微企业的贷款贴息支持等。近期,财政部将提前下达 2020 年新增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8480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5580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2900 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 的专项债务 1 万亿元,共提前下达 2020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18480 亿元。

金融政策主要从信贷支持方面发力,资管新规有望延期。一是增加专项贷款投放力度,支持银行向重 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由财政再 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 1.6%。二是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 惠的金融服务,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三是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 领域信贷支持,保持贷款增速,切实落实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要求,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此外,金 融监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 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提到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对推迟资管新规的执行正在做技术上的评估。

从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公共服务、稳定劳动关系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国家协 调劳动关系三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 业联合会联合印发意见,从劳动用工、工资待遇、企业减负、指导服务等四方面提出了稳定劳动关系支持 企业复工复产的多项措施;二是工信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 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采取全力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进一 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等六方面 20 条措施。 

 

2.2.3 长短期因素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适度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根据疫情的演绎情况而动态调整,目前来看各政策特点决定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信贷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较为平稳。若疫情维持严峻态势,则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势必 将进一步加大调控。从疫情目前的发展来看,2 月 9 日全国新增疑似病例已经转负。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 目前还无法预测疫情拐点,但峰值应该在二月中下旬出现,拐点要看二次返程情况。从目前的疫情控制措 施、治疗措施效果来看,我们认为疫情状况随着复工潮有所反复,但整体将会边际向好。 货币政策量价方面均有一定空间,但大幅宽松概率较低。短期来看,为对抗疫情引起的经济增速下滑, 定向投放、降低政策性利率、降低存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前置。长期大幅宽松概率仍然较低,一是 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在稳经济、稳杠杆、通胀预期、汇率多个因素之间进行平衡。目前 CPI 面临持续走高的 风险,汇率再次逼近“7”,宽信用对冲下一季度宏观杠杆率可能再次抬升,对货币政策依然存在制约。二 是宽货币促进宽信用的效果链条较长,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支持过程中仍需要多种政策的配合,随着调结 构、控杠杆、防风险等因素在宏观经济目标中的权重逐渐提升,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更长的观察期。 积极财政政策值得期待,但赤字率提升可能性不大。从 2019 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总基调来看,积极财 政政策也并非“大水漫灌”,而更加注重提质增效、结构调整,主要工作聚焦于三大攻坚战、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民生等领域。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 2 月 7 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指出,今年的赤字安排已 经考虑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疫情防控的支出具有保障,可以判断就目前情况而言赤字率提升的概率不大。 针对疫情采取的一些专项政策安排的持续性也需重点关注。

2.3 经济怎么走

由前述分析出发对 2020 的经济状况进行推演。与 2003 年的情况相比,2020 年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 化,我国经济结构已经由第二产业拉动为主转变为第三产业拉动为主,已经由外贸驱动为主转变为内需驱 动为主。另一方面,当前正处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预计政府后期将出台更多措施支持经济平稳运行。 按照疫情将在 2 月底达到高峰期之后累计确诊病例逐步下降的前提进行推演。乐观估计在 3 月底疫情 初步达到控制,3 月份除湖北外省份逐步复工;4 月底确诊病例进一步下降,5 月疫情情况好转,湖北经济 活动逐步恢复正常。整体来看,我们判断疫情对一季度的影响达到最大化。但另一方面,本次疫情传染性 之大加剧了人们的担忧情绪,预计在疫情控制住较长时间内,人们的担忧情绪仍将持续,进而使得经济回 升的时点滞后于疫情控制的时点。我们判断二季度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回落,预计下半年经济才会恢 复到正常情况。

先从受影响最大的批发零售以及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对疫情影响进行具体分析。2019 年春节黄金周,中 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餐饮收入)是 10050 亿人民币,占 2019 年全年的 2.44%;2019 年的春节黄金 周,全国旅游总接待人数 4.15 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5139 亿元,春节黄金周的旅游收入占到了全年的 9% 左右;2019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收入 58.59 亿元,占到全年电影票房收入的 9.21%。而 2020 年春节假期,疫 情影响下,全国人民全部隔离在家,这些收入必将大幅下跌。从工业生产角度来看,本来 2 月是正常的生 产月份,疫情影响使得全国大部分生产企业不能正产开工,进而影响到工业生产。按照前述判断,即使除 湖北外其他省份 3 月份正常开工,其开工也会延续生产弱状态,难以与往年同期生产相比。而且预计湖北 省最早开工在 4 月份,甚至到 5 月份。我们再从湖北省的情况来分析。2019 年湖北省全省 GDP 总量达到 4.58 万亿元,位于全国第七位,其实际经济增速为 7.5%,位于全国第八位。2019 年湖北省经济总量较 2018 年增加了超过 6000 亿元。就武汉市而言,则和成都,南京,杭州一起成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外的新一线 城市。武汉市在先进产业发展方面势头迅猛。预计武汉市的持续停工对相关产业链也将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对经济的判断是短期经济影响很大,但是中长期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疫情过去,还是会有相当 一部分消费或投资是不会再恢复的。而这部分消失的经济需求,会减少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进一步影响 经济增长。我们初步测算,本次疫情对 2020 年一季度经济下滑幅度较大,疫情对 GDP 影响将达到最大值, 预计影响将超过 2%,二季度的影响逐步减弱,下半年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消除,对全年经济影响不超过 0.5%。进入二季度后,宏观政策也必将加码。 

当然,我们对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建立在疫情在 2 月底达到最高峰,3 月份除湖北外省份经济活动逐步恢 复,湖北省经济活动在 5 月份逐步恢复的基础上的。对于经济的判断变化要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来逐步更 新变化。后期要对经济发展变化进行持续跟踪,持续关注疫情的发展变化、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中小企业的 发展变化、以及疫情之后的经济政策导向等。

 

免责申明: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来自网络或者宽客之家社区用户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读者理性阅读,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核实情况后我们将尽快更正或删除处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宽客之家微信公众号

宽客之家公众号

专注于量化策略的研究,数据研究,科技金融发展。扫一扫立即关注。

宽客之家客服号

宽客之家客服号

关注宽客之家客服号,实时获取中国宽客的动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