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鸣石投资:管理制胜 争做中国量化行业的引领者

张咏 基金研究 2021-8-30 06:47 106588人围观

近十年来,国内私募行业飞速发展,起初主观交易类型的私募头部效应十分明显,而近几年随着量化私募崛起,私募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马太效应逐渐凸显。资产管理规模达百亿元一直是私募行业一个重要的门槛,作为国内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家族的一员,鸣石投资属于低调的元老级公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搏杀至今,他们走过的路也是中国量化私募成长的一个缩影,中间历经多次成功转型,行走的脚步也愈加自信、成熟和沉稳。

  “我们要做中国量化行业的引领者。”近日,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鸣石投资创始人袁宇,作为名校“海归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个人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已经融入到了鸣石投资的血液中,成为支撑公司行走至今的法宝。

  A打造“五环十核”管理模式

  袁宇在上海交通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成立基金公司的想法,后来在沃顿商学院读完博士留校任教,研究的方向是量化策略。2010年,为实现曾经未完成的梦想,他创立了鸣石投资,而与当初不同的是,此时的他已经看过世界。

  虽然在沃顿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任教时的研究方向是量化选股,但他并不认为鸣石投资像外界所说的那样属于“学院派”私募机构,仅仅是背景的关系,而并不能成为公司自身的标签。学历高、智商高是量化私募人才的普遍现象,而在鸣石投资的核心员工中,70%以上的员工并没有任何学术背景。“所以说,‘学院派’不是我们公司的特点,我们公司的特点有很多,比如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国际化,这里的国际化并不是单纯说创始人有海归背景,更深一层意思是说公司在机制设计上的国际化。”袁宇解释道。

  据他介绍,从整个公司的治理机制、研发机制上来看,鸣石投资对标的是Citadel(城堡投资)和Two Sigma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美国头部的量化投资机构做得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他们采用流水线、工业化的作业形式。鸣石投资现在有6个专业的因子团队、1个专业的AI团队、1个专业的优化团队、1个专业的风控团队、1个专业的交易执行团队,这也是参照国际对标机构的模式。”袁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鸣石投资内部,这被称为“五环十核”,十个驱动因素也形成公司自身的多核心策略经营模式,而多个投研核心也可以保证策略研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这样一来,交易、风控等领域的员工一直都专注于这个领域,专注程度高使得这些员工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远超其他员工。袁宇表示,这样一个国际化的量化机构管理模式,也体现了管理者愿意相信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专注可以更好地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也是鸣石投资今后将继续发扬的优点,有了这个基准以后,人员的招聘、公司的管理以及整个公司的发展都会非常不同。

  B成功转型度过艰难时刻

  鸣石投资的十年,经历了中国量化行业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也经历了中国量化私募残酷的洗牌过程,若没经历过“生死一线”的挣扎,是很难征战今日的私募江湖的。那么鸣石投资走过怎样的路?又是如何度过路上的艰难时刻的?对此,袁宇向期货日报记者分享了鸣石投资的故事。

  据他介绍,起步之初,公司一直用一部分自有资金做私募。2014年拿到阳光私募牌照后开始发行基金产品,赶上了2015年一波大牛市,资金管理规模达到十多亿元,当时这个规模在量化私募领域并不算低。后来,股指期货交易被限制,当时限制性政策会持续多久市场上没有预测,反而都认为将来会有好转,所以鸣石投资就专心做好眼前的事。到了2016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个转折点,中性产品贴水达到年化30%―40%,量化中低频策略平均15―20天调仓一次,本身收益就不会太高,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肯定会失去一批投资者。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到了2017年,股市下跌、持续贴水对量化私募极不友好,私募本来就是背靠业绩吃饭,没有业绩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当时全市场的量化私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行业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

  面对这样残酷的境况,当时多数私募公司选择转型,有的趁机发展可转债市场,有的将策略模型调整为高频交易,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对鸣石投资来说极其富有挑战,虽然公司成立时间相对较早,但是团队能否和新的策略相匹配大家不得而知。回头来看,只有极少数私募机构成功跨越了两代模型,鸣石投资属于其中之一。

  “现在偏低频率的策略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因为它容量更大,我们很幸运能够在高频交易上获得收益。”袁宇认为,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是一场本质性的革新和升级,团队配置自然也要面临这样一个转型,所以说这是一次全面的转型。

  在他看来,一个公司要长期走下去,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最核心的人要去做什么。“当时非常幸运,团队里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转型。我看过很多公司转型成功的例子,都是最终拍板的人去否定所有人,甚至有的公司进行了大换血,这是一件以成败论英雄的事情,只要转型成功,就算所有人反对都没问题。有时候作决定不能奢求统一,大家和而不同也蛮好。”袁宇如是说。

  由此可以看出,每一家私募机构前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坎坷,而以怎样的态度渡过难关很重要,鸣石投资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2018年之后,新的策略效果显现出来,鸣石投资的业绩、规模开始进入新的攀升阶段,近两年又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百亿元级量化私募阵营中的一员。新的时期市场策略已经变得多样化,如CTA策略、指数增强、中性策略等,不像最初只依赖某一种策略,复合型策略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监管层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可以融券、ETF出借,这些都大大促进了量化私募行业的发展,让整个市场变得更加有效,也正是这些举动推动国内量化私募市场更加成熟。”袁宇说。

  就鸣石投资本身而言,现在他们还很少运用期权,但是会用ETF、融券来做空,股指期权主要集中在上证50、沪深300的运用上。如果要参与,他们还是想等期权品种更丰富一些,重要的是必须有中证500,因为量化投资更需要一个中小市值的卖空标的。

  “未来在这个领域我们还有很多期待,个股卖空融券的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一些,比如限制恶意炒作、市值管理等,如果能做空,肯定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遏制方式,虽然有些股票被明显高估,但是缺少做空的工具。当然,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成熟的市场都是这么做的,这也是未来我国量化私募行业明确推进的方向。”袁宇表示。

  C吸引人才逐浪资管时代

  众所周知,量化行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有些策略的突破就是靠人来实现的,所以人才是量化私募的命脉所在。因此,在人才的布局上,鸣石投资也有着清晰的思路。

  “我们唯才是举,没有任何其他偏好,HR部门的员工一直在拼命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不管你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只要你是我们想要的人才,我们都会拼命争取到你,这就是HR部门员工要做的事情。”袁宇说。

  据他介绍,在人才招聘中,他们主要区分有无经验两个方面,他们会通过猎头寻找国内外有经验且愿意加入鸣石投资的人才,而校招就要看教育背景。有时候他们会主动寻找“少年天才”,薪酬水平比其他券商、公募都高,这也显示出他们对人才的强烈渴望。

  在人才选拔中,他们采取的选拔体制也非常灵活,笔试、面试的淘汰率都很高。“现在整个公司有100多人,人才规模扩充还是相对较快的。我希望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能进一步扩充队伍,因为基于现在良好的业绩,我们有扩张规模的基础,而且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环节都要去加强人才配备,这是非常重要的。”袁宇说。

  如此招募人才,主要是服务于公司生存发展的目标。作为鸣石投资创始人,袁宇的理想从来没有改变过,就是要做中国量化行业的引领者,这是他从最开始就希望的,所以现在公司人才的配备、规模的发展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目前,国内量化私募“头部化”现象非常明显,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和非百亿元量化私募已经形成两个赛道。袁宇认为这是必然的,因为量化私募需要在人力成本、算力基础建设上进行大量投入,如果公司规模上不去,很难负担得起这样的投入。就拿鸣石投资的现状来说,团队从100人增加到150人,人力、算力等投入都是巨大的。在他看来,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基本上都有一个利润平衡点,管理规模的不同直接导致竞争格局不同,将来这个分化会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收益是一方面,控制最大回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鸣石投资有专门的风控部门和产品支持部门,他们专职来做这件事。研发上要靠分工,客户体验上要靠分工,产品表现上也要靠分工,这在公司内部是非常明确的。”袁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们已经寻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今后要踏踏实实地把路走好。同时,公司的管理体制也已经确定,未来就是要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们一起努力去实现这个愿景,去做中国量化行业的引领者,把私募当成一项事业去做。

  D调试自身保持竞争实力

  据记者了解,从最开始用自有资金来尝试,到现在鸣石投资管理的资金来源已经扩展到银行、券商等多个金融领域,其中不乏超高净值客户,现在也接受家族类的客户定制化产品。他们的策略都是相同或非常相似的,会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对收益和回撤进行调整。

  “从美国私募机构的发展形势来看,大量的资管资金需求要靠股票市场的量化来满足,现在我国也在走这条路,我认为量化投资是银行非常好的一个选择。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量化投资最重要的特点是风险多少可以实现预知,收益和最大回撤也是可以测算出来的,这些特点非常适合银行理财子公司。”袁宇介绍说。

  那么如何进行风险的提前预知呢?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就是进行风险侦察,前瞻性地去发现风险,在这方面鸣石投资也会进行更长期的投入,回测控制也会更加精确,在遇到巨大风险的情况下,也会提早一点发现风险。

  最近两年,投资者对于产品收益的期望越来越合理,现在大家会非常明确一件事,即收益和回撤是基本相关的。对鸣石投资来说,过去两年他们的收益和回撤能够做到3∶1,也会根据不同的客户定制产品,如果客户风险偏好特别低,只要3%―4%的最大回撤,那么公司可以给客户提供可预期的年化收益;如果风险偏好较高,放大回撤,那么公司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高于20%的产品收益,会用高杠杆的产品提高相关收益。

  “就我们的产品来说,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件事情是在自身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一个可预期的收益回撤比例,这是我们一直要进行因子策略研发的原因,这也是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袁宇举例说,比如今年国家对期货市场进行积极调控,那么对于CTA来说很多策略就存在风险,而风险往往是突发性的、很难预测的,那么一旦遇到风险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认为尊重风控模型很重要,因为风控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波动性,这就是专业化的好处。行业很容易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忽视风控,又很容易在亏损的时候过分强调风控,这两者都是极端错误的。赚钱了感觉风控不对,亏钱了又感觉风控是个好东西,这是一个悖论。”袁宇解释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待风控的态度要始终如一,专业化地看待风控非常关键。既不能在顺利的时候藐视风控,也不能在逆势的时候过多地强调风控,这些都需要专职的人员去做专业的理解。

  “我们一直想成为Citadel和Two Sigma这样的国际顶级投资机构,实际上,他们对中国的市场环境很关心,并且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交易了。我们时刻准备着,未来各自都发挥优势,我们将来真正的竞争对手就是他们。”袁宇最后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