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李蓓:如何看待中国央行近期的政策调整

郭炫 市场解析 2020-6-18 22:41 415284人围观

本文选自半夏投资  李蓓

5月以来,中国央行在货币市场突然收紧,债券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市场里骂声一片,国外骂的尤其厉害。有一位彭博的专栏作家 Shuili Ren,写文章直接说:中国央行没有章法。

市场之所以反应如此之大,主要因为央行的弯转得太急。4月6号,央行才调降了超额准备金利率(可以认为是所有其它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底),央行上一次调降这一利率,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这种10年一遇的政策行为,让市场形成了货币市场全面大幅宽松的预期。而仅仅一个月后,大转弯。

上个月,我也曾经在 人民币交易与研究 微信群,原创了一个段子:


某债券交易员,收到一枚戒指。

因为对方十年才送一次戒指,债券交易员以为是订婚戒指,特别激动的去买了房子定了婚纱。

过一个月,对方说:戒指是普通戒指,送着玩的,我们分手吧。

闺蜜们评价:这种算渣男。


但后来,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对央行的抱怨和奚落,都是不对的。

人总是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厢情愿的评判问题,不容易站在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央行的角度,是容易理解并认可最近的政策变化的。

首先,中国央行的政策目标是什么?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里面有没有稳定金融市场?
没有。

然后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央行的政策目标里面,没有稳定金融市场,比如稳定债券市场?

2,疫情以来,为了达到政策目标,央行做了什么,做得够不够,效果怎么样?


为什么央行的政策目标里面,没有稳定金融市场,比如稳定债券市场?

众所周知,中国的融资体系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而且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是央行的亲儿子,非常听话,所以央行的政策意图可以很好地传导到信贷市场。区别于别的央行只能控制基础货币,通过自己下场买债券局部干预金融市场,中国央行可以通过信贷规模窗口指导的形式,实现对信用投放的控制,从而直接比较精准的控制广义货币,实现逆周期的货币信用管控。

而国内的债券市场,则边缘了很多。对于央行来说,它既不够大,也不够好用。

1,信用债市场的顺周期性与货币政策意图不匹配。逆周期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央行总是倾向在经济差的时候投放更多的信用,但债券市场却不是。信用债市场总是顺周期的,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过去两年民企融资难的环境下,中央和央行都希望资金向民企倾斜,但债券市场并没有,而是更大程度的歧视。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是本来就不缺钱的国企。


12345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李蓓 来自: 半夏投资

宽客之家微信公众号

宽客之家公众号

专注于量化策略的研究,数据研究,科技金融发展。扫一扫立即关注。

宽客之家客服号

宽客之家客服号

关注宽客之家客服号,实时获取中国宽客的动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