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后浪创业者关于股市、私募的独白:发财要趁早

0
回复
5344
查看
[复制链接]

294

主题

20

回帖

1380

积分

专栏作家

积分
1380
来源: 2020-7-1 22:48:2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雪球网    杨先森_

出于强烈的发财动机,我入市了


那一年,指数从1000点涨到3000点,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股票,再加上大学了自己住校,外面有花花世界,生活费不也够花,我大学同宿舍的同学是有炒股的,出于强烈的一种发财动机想赚钱,我从家里要了些本金,就跟着同学上了股市这趟列车。第一次炒股赶上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我还记得他经常看的一本书是:涨声响起来,那个涨是涨停的涨,后来经常让他帮我推荐股票,自己也会泡在学校的机房里看看哪些股票头天是涨停的,然后买入进去,第二天会不会涨停,每日寻找着可以涨停的标的,当然,几乎都是失手的。在大学的时候就体验到了睡不着觉,做梦都是涨停的感觉。


值得庆幸的地方是:我犯错犯的比较早,那时候我才读大学,知道了这条路行不通,如果是我30多岁,我赚到一些钱了,再去开始接触股票的话,那有可能交的学费代价就会大很多。


华银电力是我买的第一支股票,当然也是同学告诉的代码了。很快的时间,我记得当时从五块钱涨到了11块钱,翻倍了。其实这家这个代码的公司是做什么的,我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它跟电力相关。记得前几个月,我还看过一次,股价大概就是两三块钱,这是一个很感慨的事情:长期持有这样的公司的话是一定会亏钱的,当时能所谓的翻倍也只是一种运气吧。



两次创业的收获


我大学本科学的会计学,毕业以后的第一次创业,一部分是机缘巧合,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对自行车运动的喜爱。大学毕业后,就做了自行车这个行当,做淘宝, 其实更多的就是做个人卖家这种服务,给一个品牌做经销商。当时做生意比较看重财务指标(一切思维方式都是财务数据先行),说实在点就是自己兜里能赚多少钱,其实这是一种很短视的行为,当时却没有意识到。


因为我觉得2001年,也就是10前的淘宝用户群体,更多的是关心你的价格卖的便宜不便宜,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便宜,因此我所有的精力就都用在怎么把产品价格降下来,以至于其他的体验,比如收到货,有些剐蹭啊什么的,我都一概不理。再比如说到后期的时候,因为业务量大了也会雇人,那么就会把雇的人完成当成一个成本来思考,找的人怎么便宜怎么来,出错了我就扣你钱,现在看来,这都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但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用户越来越有钱),越来越在乎购物体验而不是价格。


随着人均GDP升高,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人们更在乎的东西,用方丈的话就是要“精神追求”,第一段创业经历让我明白如果想把一个生意做好,要有一个意识:用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怎么来的,员工帮你干活做出来的,所以股东的短期利益应该放在最后一位。


所以2018年第二次创业就确定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是用户体验,用户爽不爽;二是上下游供应商爽不爽,如果他们不爽,配合的时候一定会出幺蛾子;三是员工在我这里干的有没有希望,他们干的开不开心。我觉得这些事情做好了,赚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到把自己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


此外作为最后的股东权益,毛利暂时是多少?我们不是很考虑,我们考虑的是一个长期的获客和认可度,所以我们更多是把海底捞作为一个商业学习的对象,就像海底捞给客人送菜似的,你看我们的销售人员他们可以自行决定给客户,某个商品可以免多少钱,是不是可以赠品等,他们可以自行决定,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用户怎么爽怎么来。


当然这中间也会犯错,但我觉得方向这回起码是没有错的,还有上下游的这些供应商,因为最终产品怎么样?很多事需要靠他们来协助的,第一点是让他们把钱赚到位了,第二点就是让人家合作的时候心里舒服,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先放在第一位,甭光靠想着自己,那么其实算是一种和合作商相处的方式吧,那我最后拿到的产品质量其实反而是更好的。


那么目前看来,一切都还顺利的,产品受到代理商和用户的一致好评。这也是目前最开心的地方。


我毕竟是一个小商户,两次创业的心路历程变化,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成长——从大概20出头到现在30出头,这个人生经历,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一些转变也好,感悟也好,我觉得是一种个人成长。



亏钱这么多,最大的一个感受:不懂不碰


投资生涯中,最亏钱的一次经历是买入中国华融,那个时候就是抄作业,目前亏了得有一块三的成本吧,现在可能是八毛,这个是亏得最狠的,抄那时候觉得是大V的作业,当然他们的理念都是很好啊,买股票都是买公司价值投资什么的,因为我是认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件事。


我现在也不能说人家就说错了,但是唯一能说的自己完全不懂的行业,比如金融,比如说做些资产管理的公司,以后不会再碰了。


最赚钱的一次投资,从绝对百分比上来讲,在拼多多上获利颇丰,我持有拼多多的成本是20块钱,因为当时也用了拼多多的产品,然后大概能了解这个是电商这个生意的市场规模,我认为它如果发展的势头相对好,会比京东值钱,那时候它的市值是比京东还要低的,所以果断就入了。但是拼多多我当时并没有敢下重注,所以虽然百分比高,绝对值并不多。


绝对值多的是港股通买的小米,但综合盈利可能也就30%,我是在它跌到八块多的时候开始建仓的。然后一直是到十块钱是在一路买的小米,小米市场足够大,觉得IOT有一个想象空间,再加上对雷军这个企业家个人的认可,毕竟是国庆可以走花车的人,我觉得是有确定性的,而且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所以敢下重注,大概买了有50%以上的仓位。


还有一笔早期的亏钱,就是大学那次炒股,大学那次炒股,从六千点跌到1600点啦,那肯定会亏非常多。


亏钱这么多,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尽可能的做到不懂不碰,但完全没有赌的成分又是不可能的。



硬件思维买股票的一点心得(美团,小米,蔚来汽车)


首先从自己对这个产品硬件的体验入手,如果我不是用户或者我没有体验过的话,我不太会下手买。第二点,会看身边人的口碑。也是身边用户的口碑,我会去看身边的朋友同学有没有在这些公司里上班,要去感受。要去问他们怎么看自己的公司,自己的老板。会看他们处理售后的态度以及速度。当然了,也会看这些公司赚不赚钱,这就是财务指标的事情了。这里面挖掘出了一个翻倍股,敏华控股做芝华仕沙发的,但是它的盘子其实很小。


蔚来汽车也是一个三倍股,我去体验了的蔚来汽车4S店,其实也不是4S店,是他的NIOHouse,蔚来汽车的销售人员包括后期的跟进,以及员工朋友圈里发的东西,跟平常的4S店都是非常不一样。以及蔚来汽车的用户,在他们的社区里,几乎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大销售,这个都是我非常赞许的地方。


今年美团和小米上面做个股选择,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小米,因为小米更熟悉。核心还是不太懂美团,我认为小米不会让我亏钱,包括当时的价格,我记得都不到20PE了。后视镜角度从收益率及赚钱的角度来讲,买美团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美团的行业地位如果树立起来,我觉得很难颠覆的,而手机厂商至今,我觉得还是一个格局未明的事情,而且美团本地生活的这种市场,未必是比手机这种市场小,而且做平台的话,平台可以有足够厚的一个毛利率。


此外,我觉得小米它可能一直是一个挺苦的生意,而美团格局已定了以后,它有可能是一个躺着赚钱的生意。


美团和小米,竞争环境很关键。美团相比饿了吗逐渐拉开,小米过去两年被华为落下的大了一些。 但是美团涨到现在这样,感觉也没有什么油水了,外卖因为客单价,即使20%佣金,也挺苦。美团一单一块钱。一天一亿单。一年360亿利润,这是三年后的模型。王兴给的这个模型应该是这俩月疯涨的原因之一(个人看法),另外就是对比饿了么,继续扩大了份额。



另类股市致富秘笈——私募


我在雪球潜水了一段时间,经常看大家的发言,出于自己对私募的认知和对一些球友的信任,很快我就开始投资私募了,因为有资金监管(风险控制),确定经理没有道德风险,这两点下来,其实差不多就可以选择在这上面做私募投资了。毕竟分析一个公司能不能赚很多钱,是我认知范围内的。交易类的却是我不能理解的。当然,选专业的人也很难。


说到私募投资,其实我也有过不成功的案例,我在买雪球私募之前,我选错过很多主理人。比如3年负收益。这些是我的血泪心酸史,就不揭开了。我在社区里也买了几只私募,里面也有一些思考想分享给大家:  


我那个时候我因为我做硬件嘛,大家玩自行车都要玩,我就想做个社区。我一直不懂怎么做社区,然后看 @Ricky  写了一篇文章,社交和社区。因为我是觉得用户产生社交,对这个厂商的用户粘性是有帮助的,然后他的那篇文章打动我了,那是我在雪球上买的第一只私募——大道全球精选。


八月份买的ricky,然后九月份买的黄建平,十月份买的方丈,一个月买了一只。


我再想先谈谈我为什么买方丈的私募,那我觉得既然买投资就是买公司嘛。那么企业家去主理的一个基金,他看待公司的角度,他绝对是可以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已经成功过了。所以我觉得出于这个投资理念,我买了方丈的私募。


那么买 @黄建平,他选择的医疗赛道以及他的专业素养,受到了我身边医药同行的认可,这是我选择他的核心原因。


虽然他在雪球的很多言论比较出位,但我确定了这是他的性格,而不是博眼球,我就放心的去买他的产品。


其实私募展开一点话题,可以说在我持有一年甚至一年多的这个时间里,我的整体收益几乎是零甚至是负数的,那个时候内心是挺矛盾的,也对自己的选择质疑过。净值为负期间,我又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投资,那时候基金经理的每封信我都会看,看他们自己的操作有没有变形,他们的投资理念有没有变化。也看了看他们持仓的公司和净值的关系,那么我认为可以再看看,应该是继续持有,甚至在低估的时候继续加仓买入。


正因为这样,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呀,从今年开始,投资收益率几乎都是这几个月来贡献的。


其实,在买了私募之后才发现找到靠谱的基金经理并不比找到这个靠谱的股票要容易。长期净值,业绩归因,人格认知。方丈给的这十二字反正对我选基金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建议做基金选择的人可以多研究一下。


当时为什么从买股转到买私募,这个点其实和我现在选股的思路有一定关系,我的现在的选股思路是:行业天花板是怎么样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是否容易行程垄断、哪些是容易变的、哪些是不变的。这个思路可以当成一个切入点,但是当成一个判定,我觉得未必是合适的。所以我愿意把投资选择交给更擅长做交易判定的专业人士做。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赌是上瘾的(个人操作股票投资),对我来讲,我完全不享受赌,我是一个特别需要安全感和确定性的人。赌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快感,我追求确定性,我厌恶风险。但是我可以接受波动,人心本就是在不停变动。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来雪球对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他给投资者的信对我影响很大,感觉被重塑三观(不是夸大,个人感受不同,我的感受是这样),当然都是正能量了,可以分享一些给大家看看:


——获取资源养活自己,不饿死,这叫“修身”。能让自己亲近的人活得更好,这叫“齐家”。能给不直接相关的人创造价值,比如通过产品、技术上的创造,提高社会的效率,这叫“治国”。事业、思想、审美趣味能超越时间,叫做“平天下”,或者叫“为万世开太平”。


——首先,人生肯定是“短”的,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的状态也确实是“苦短”。“乐”可以很广泛地去理解,简单的感官快乐,因为只有资源消耗,没有生产,所以不可持续,最终的“乐”非常有限并且很容易失去。


——做自己喜欢的做事,取得成就和成功,是生产资源也生产快乐的事情,快乐更加持久深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都是在自己“行乐”吧。


——跟男朋友分手是谈恋爱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它不能证明人有多坏,也不能证明人有多好;它不能证明爱情存在,也不能证明爱情不存在。有爱情的人生当然会更精彩一些。爱情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不客观存在,但也并不能证明它不存在。

爱情本质上是自己的一种需求,和对象没有什么关系。

爱情证明你想爱一个人,有能力爱别人,是生命活力的一个表现。


他给我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认知世界的视角,好像就是我一直在寻找而没有找到的答案。


做为一个被股市,私募都收割过的韭菜,我想对一些将要入市或者已经入市的后浪们说:


房地产的时代过去了,早点接触投资是有好处的,因为投资的确可以做到资产保值增值。当然你得首先努力增加收入,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认知的过程。其次买指数基金。发财这个事情。年轻的时候有钱爽,没钱也不惨;老的时候没钱惨,有钱也爽不到哪里去。


我本身还不敢说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如果我身边有人让我给建议。我通常会建议:不要炒股!可以在市场情绪悲观的时候购买指数基金。


还是祝大家赌的开心,玩的刺激,多多发财,心想事成吧。因为我知道我说再多也是白搭,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出于强烈的发财动机,我入市了


那一年,指数从1000点涨到3000点,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股票,再加上大学了自己住校,外面有花花世界,生活费不也够花,我大学同宿舍的同学是有炒股的,出于强烈的一种发财动机想赚钱,我从家里要了些本金,就跟着同学上了股市这趟列车。第一次炒股赶上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我还记得他经常看的一本书是:涨声响起来,那个涨是涨停的涨,后来经常让他帮我推荐股票,自己也会泡在学校的机房里看看哪些股票头天是涨停的,然后买入进去,第二天会不会涨停,每日寻找着可以涨停的标的,当然,几乎都是失手的。在大学的时候就体验到了睡不着觉,做梦都是涨停的感觉。


值得庆幸的地方是:我犯错犯的比较早,那时候我才读大学,知道了这条路行不通,如果是我30多岁,我赚到一些钱了,再去开始接触股票的话,那有可能交的学费代价就会大很多。


华银电力是我买的第一支股票,当然也是同学告诉的代码了。很快的时间,我记得当时从五块钱涨到了11块钱,翻倍了。其实这家这个代码的公司是做什么的,我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它跟电力相关。记得前几个月,我还看过一次,股价大概就是两三块钱,这是一个很感慨的事情:长期持有这样的公司的话是一定会亏钱的,当时能所谓的翻倍也只是一种运气吧。



两次创业的收获


我大学本科学的会计学,毕业以后的第一次创业,一部分是机缘巧合,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对自行车运动的喜爱。大学毕业后,就做了自行车这个行当,做淘宝, 其实更多的就是做个人卖家这种服务,给一个品牌做经销商。当时做生意比较看重财务指标(一切思维方式都是财务数据先行),说实在点就是自己兜里能赚多少钱,其实这是一种很短视的行为,当时却没有意识到。


因为我觉得2001年,也就是10前的淘宝用户群体,更多的是关心你的价格卖的便宜不便宜,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便宜,因此我所有的精力就都用在怎么把产品价格降下来,以至于其他的体验,比如收到货,有些剐蹭啊什么的,我都一概不理。再比如说到后期的时候,因为业务量大了也会雇人,那么就会把雇的人完成当成一个成本来思考,找的人怎么便宜怎么来,出错了我就扣你钱,现在看来,这都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但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用户越来越有钱),越来越在乎购物体验而不是价格。


随着人均GDP升高,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人们更在乎的东西,用方丈的话就是要“精神追求”,第一段创业经历让我明白如果想把一个生意做好,要有一个意识:用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怎么来的,员工帮你干活做出来的,所以股东的短期利益应该放在最后一位。


所以2018年第二次创业就确定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是用户体验,用户爽不爽;二是上下游供应商爽不爽,如果他们不爽,配合的时候一定会出幺蛾子;三是员工在我这里干的有没有希望,他们干的开不开心。我觉得这些事情做好了,赚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到把自己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


此外作为最后的股东权益,毛利暂时是多少?我们不是很考虑,我们考虑的是一个长期的获客和认可度,所以我们更多是把海底捞作为一个商业学习的对象,就像海底捞给客人送菜似的,你看我们的销售人员他们可以自行决定给客户,某个商品可以免多少钱,是不是可以赠品等,他们可以自行决定,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用户怎么爽怎么来。


当然这中间也会犯错,但我觉得方向这回起码是没有错的,还有上下游的这些供应商,因为最终产品怎么样?很多事需要靠他们来协助的,第一点是让他们把钱赚到位了,第二点就是让人家合作的时候心里舒服,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先放在第一位,甭光靠想着自己,那么其实算是一种和合作商相处的方式吧,那我最后拿到的产品质量其实反而是更好的。


那么目前看来,一切都还顺利的,产品受到代理商和用户的一致好评。这也是目前最开心的地方。


我毕竟是一个小商户,两次创业的心路历程变化,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成长——从大概20出头到现在30出头,这个人生经历,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一些转变也好,感悟也好,我觉得是一种个人成长。



亏钱这么多,最大的一个感受:不懂不碰


投资生涯中,最亏钱的一次经历是买入中国华融,那个时候就是抄作业,目前亏了得有一块三的成本吧,现在可能是八毛,这个是亏得最狠的,抄那时候觉得是大V的作业,当然他们的理念都是很好啊,买股票都是买公司价值投资什么的,因为我是认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件事。


我现在也不能说人家就说错了,但是唯一能说的自己完全不懂的行业,比如金融,比如说做些资产管理的公司,以后不会再碰了。


最赚钱的一次投资,从绝对百分比上来讲,在拼多多上获利颇丰,我持有拼多多的成本是20块钱,因为当时也用了拼多多的产品,然后大概能了解这个是电商这个生意的市场规模,我认为它如果发展的势头相对好,会比京东值钱,那时候它的市值是比京东还要低的,所以果断就入了。但是拼多多我当时并没有敢下重注,所以虽然百分比高,绝对值并不多。


绝对值多的是港股通买的小米,但综合盈利可能也就30%,我是在它跌到八块多的时候开始建仓的。然后一直是到十块钱是在一路买的小米,小米市场足够大,觉得IOT有一个想象空间,再加上对雷军这个企业家个人的认可,毕竟是国庆可以走花车的人,我觉得是有确定性的,而且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所以敢下重注,大概买了有50%以上的仓位。


还有一笔早期的亏钱,就是大学那次炒股,大学那次炒股,从六千点跌到1600点啦,那肯定会亏非常多。


亏钱这么多,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尽可能的做到不懂不碰,但完全没有赌的成分又是不可能的。



硬件思维买股票的一点心得(美团,小米,蔚来汽车)


首先从自己对这个产品硬件的体验入手,如果我不是用户或者我没有体验过的话,我不太会下手买。第二点,会看身边人的口碑。也是身边用户的口碑,我会去看身边的朋友同学有没有在这些公司里上班,要去感受。要去问他们怎么看自己的公司,自己的老板。会看他们处理售后的态度以及速度。当然了,也会看这些公司赚不赚钱,这就是财务指标的事情了。这里面挖掘出了一个翻倍股,敏华控股做芝华仕沙发的,但是它的盘子其实很小。


蔚来汽车也是一个三倍股,我去体验了的蔚来汽车4S店,其实也不是4S店,是他的NIOHouse,蔚来汽车的销售人员包括后期的跟进,以及员工朋友圈里发的东西,跟平常的4S店都是非常不一样。以及蔚来汽车的用户,在他们的社区里,几乎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大销售,这个都是我非常赞许的地方。


今年美团和小米上面做个股选择,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小米,因为小米更熟悉。核心还是不太懂美团,我认为小米不会让我亏钱,包括当时的价格,我记得都不到20PE了。后视镜角度从收益率及赚钱的角度来讲,买美团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美团的行业地位如果树立起来,我觉得很难颠覆的,而手机厂商至今,我觉得还是一个格局未明的事情,而且美团本地生活的这种市场,未必是比手机这种市场小,而且做平台的话,平台可以有足够厚的一个毛利率。


此外,我觉得小米它可能一直是一个挺苦的生意,而美团格局已定了以后,它有可能是一个躺着赚钱的生意。


美团和小米,竞争环境很关键。美团相比饿了吗逐渐拉开,小米过去两年被华为落下的大了一些。 但是美团涨到现在这样,感觉也没有什么油水了,外卖因为客单价,即使20%佣金,也挺苦。美团一单一块钱。一天一亿单。一年360亿利润,这是三年后的模型。王兴给的这个模型应该是这俩月疯涨的原因之一(个人看法),另外就是对比饿了么,继续扩大了份额。



另类股市致富秘笈——私募


我在雪球潜水了一段时间,经常看大家的发言,出于自己对私募的认知和对一些球友的信任,很快我就开始投资私募了,因为有资金监管(风险控制),确定经理没有道德风险,这两点下来,其实差不多就可以选择在这上面做私募投资了。毕竟分析一个公司能不能赚很多钱,是我认知范围内的。交易类的却是我不能理解的。当然,选专业的人也很难。


说到私募投资,其实我也有过不成功的案例,我在买雪球私募之前,我选错过很多主理人。比如3年负收益。这些是我的血泪心酸史,就不揭开了。我在社区里也买了几只私募,里面也有一些思考想分享给大家:  


我那个时候我因为我做硬件嘛,大家玩自行车都要玩,我就想做个社区。我一直不懂怎么做社区,然后看 @Ricky  写了一篇文章,社交和社区。因为我是觉得用户产生社交,对这个厂商的用户粘性是有帮助的,然后他的那篇文章打动我了,那是我在雪球上买的第一只私募——大道全球精选。


八月份买的ricky,然后九月份买的黄建平,十月份买的方丈,一个月买了一只。


我再想先谈谈我为什么买方丈的私募,那我觉得既然买投资就是买公司嘛。那么企业家去主理的一个基金,他看待公司的角度,他绝对是可以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已经成功过了。所以我觉得出于这个投资理念,我买了方丈的私募。


那么买 @黄建平,他选择的医疗赛道以及他的专业素养,受到了我身边医药同行的认可,这是我选择他的核心原因。


虽然他在雪球的很多言论比较出位,但我确定了这是他的性格,而不是博眼球,我就放心的去买他的产品。


其实私募展开一点话题,可以说在我持有一年甚至一年多的这个时间里,我的整体收益几乎是零甚至是负数的,那个时候内心是挺矛盾的,也对自己的选择质疑过。净值为负期间,我又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投资,那时候基金经理的每封信我都会看,看他们自己的操作有没有变形,他们的投资理念有没有变化。也看了看他们持仓的公司和净值的关系,那么我认为可以再看看,应该是继续持有,甚至在低估的时候继续加仓买入。


正因为这样,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呀,从今年开始,投资收益率几乎都是这几个月来贡献的。


其实,在买了私募之后才发现找到靠谱的基金经理并不比找到这个靠谱的股票要容易。长期净值,业绩归因,人格认知。方丈给的这十二字反正对我选基金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建议做基金选择的人可以多研究一下。


当时为什么从买股转到买私募,这个点其实和我现在选股的思路有一定关系,我的现在的选股思路是:行业天花板是怎么样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是否容易行程垄断、哪些是容易变的、哪些是不变的。这个思路可以当成一个切入点,但是当成一个判定,我觉得未必是合适的。所以我愿意把投资选择交给更擅长做交易判定的专业人士做。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赌是上瘾的(个人操作股票投资),对我来讲,我完全不享受赌,我是一个特别需要安全感和确定性的人。赌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快感,我追求确定性,我厌恶风险。但是我可以接受波动,人心本就是在不停变动。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来雪球对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他给投资者的信对我影响很大,感觉被重塑三观(不是夸大,个人感受不同,我的感受是这样),当然都是正能量了,可以分享一些给大家看看:


——获取资源养活自己,不饿死,这叫“修身”。能让自己亲近的人活得更好,这叫“齐家”。能给不直接相关的人创造价值,比如通过产品、技术上的创造,提高社会的效率,这叫“治国”。事业、思想、审美趣味能超越时间,叫做“平天下”,或者叫“为万世开太平”。


——首先,人生肯定是“短”的,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的状态也确实是“苦短”。“乐”可以很广泛地去理解,简单的感官快乐,因为只有资源消耗,没有生产,所以不可持续,最终的“乐”非常有限并且很容易失去。


——做自己喜欢的做事,取得成就和成功,是生产资源也生产快乐的事情,快乐更加持久深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都是在自己“行乐”吧。


——跟男朋友分手是谈恋爱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它不能证明人有多坏,也不能证明人有多好;它不能证明爱情存在,也不能证明爱情不存在。有爱情的人生当然会更精彩一些。爱情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不客观存在,但也并不能证明它不存在。

爱情本质上是自己的一种需求,和对象没有什么关系。

爱情证明你想爱一个人,有能力爱别人,是生命活力的一个表现。


他给我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认知世界的视角,好像就是我一直在寻找而没有找到的答案。


做为一个被股市,私募都收割过的韭菜,我想对一些将要入市或者已经入市的后浪们说:


房地产的时代过去了,早点接触投资是有好处的,因为投资的确可以做到资产保值增值。当然你得首先努力增加收入,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认知的过程。其次买指数基金。发财这个事情。年轻的时候有钱爽,没钱也不惨;老的时候没钱惨,有钱也爽不到哪里去。


我本身还不敢说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如果我身边有人让我给建议。我通常会建议:不要炒股!可以在市场情绪悲观的时候购买指数基金。


还是祝大家赌的开心,玩的刺激,多多发财,心想事成吧。因为我知道我说再多也是白搭,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