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2 月 29 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
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 PMI 为 35.7%,
较上月大幅回落 14.3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 PMI 为 29.6%,较上月大
幅回落 24.5 个百分点。 PMI 创历史新低,生产大幅放缓。受新冠疫情影响,2 月制造
业 PMI 创 2005 年以来新低。生产大幅放缓。2 月 PMI 生产指数为
为 29.3%,较上月大幅下降 23.5 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大幅放
缓。受新冠疫情影响,多地实行交通管制,企业生产复工受到较大
影响。但各行业受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保证民生需求的农副食品加
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 PMI 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为
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近期各项政策频频出台,政府工作重心也
转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各项政策指导之下,企业在
税收、信贷等方面将得到一定的支持。下一阶段,随着疫情防控取
得阶段性成果,企业复工率或有所提升,但生产的回暖程度还需关
注疫情防控进展。 需求大幅回落。2 月 PMI 新订单指数为为 29.3%,较上月下降 22.1
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为 28.7%,较上月下降 20.0 个百分点。内需
方面,受疫情影响,交通管制导致订单取消和延迟交货的情况明显
增加,内需受到显著影响。外需方面,海外对于国内企业在疫情之
下的生产和供应存在担忧,海外订单数因此大幅下滑。整体来看,
内需部分由线下转到线上,受影响幅度小于外需。下一阶段,若疫
情防控进展顺利,叠加相关稳经济政策的出台,内需有望回升。外
需方面,受近期海外疫情爆发的影响,下一阶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
性。 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企业经营压力不减。从各项数据来看,产成品
库存被动上升。产成品库存为 46.1%,较上月上升 0.1 个百分点;
原材料库存为 33.9%,较上月下滑 13.2 个百分点。而采购量为
29.3%,较上月下滑 22.3 个百分点。受新冠疫情下交通阻断的影响,
企业采购量明显下滑,企业加快消耗原材料库存,而产成品库存也
被动上升。价格下降,企业经营压力不减。2 月 PMI 购进价格下滑
2.4 个百分点至 51.4%。PMI 出厂价格下滑 4.7 个百分点至 44.3%。
PMI 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差值为-7.1%,较上月环比下滑 2.3 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持续受挤压,经营压力不减。 就业数据明显下滑。2 月制造业 PMI 从业人员项为 31.8%,较上月
下降 13.2 个百分点,再次回到金融危机之后的历史低点。非制造业
从业人员项为 37.9%,较上月下降 10.7 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部
分企业尚未复工,叠加各地交通管制下工人无法返回工作地,即使
返回仍需先隔离才能返回工作岗位,企业用工水平因此明显降低。
部分企业在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下一阶段或采取裁员
措施。但近期政府针对就业问题出台多项政策,防止大规模裁员,
对企业裁员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下一阶段,就业情况的变化还
需关注疫情防控进展和相关政策落地情况。 整体来看,2 月 PMI 数据创历史新低,主要疫情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
了重大影响。下一阶段,随着疫情管控取得进展,在政府出台的一
系列政策之下,企业的生产恢复情况或有望明显改善。但是,近期
海外疫情的蔓延,将导致外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下一阶
段 PMI 的走势还需关注海内外疫情防控进展和相关政策的落地情
况。 免责申明: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来自网络或者宽客之家社区用户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读者理性阅读,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核实情况后我们将尽快更正或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