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宏观分析中经济周期与主要市场的关系 宏观的经济周期和市场关系中的央行动态,通货膨胀关系密切,当然也和投资市场中的债市,股市关系密切。 从经济周期与央行的关系来说,经济上存在一个明显和政策周期和一个经济周期。政策周期有可能先于经济周期,从而起到引领经济,烫平经济波动的目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政策周期可能晚于经济周期,并不是每个央行管理人都有很好的预见性,很多时候都是在数据出来之后应对性的出台宏观政策。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资金成本和货币供给,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从而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尽可能减少经济波动。 通胀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比较负责,在经济成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相伴而生,同生共死的关系。经济高涨往往伴随着通胀的上行,上行到一定程度只剩下通胀居高不下,而经济成长停滞不前(滞涨),反之当经济形势下滑的时候,通货虽然会延后但是还是会随着经济景气度的下滑而下滑,最后甚至出现通缩,比如当前的日本,通缩成为新政策制定的难题。 债市和股市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不景气,处在衰退期的时候,苏子和政策利率的下调,前期风险资产的风险继续在释放,而固定利率的债券领来投资良机,同时随着利率的下行,货币宽松的出现,经济走强预期开始强化,虽然经济形势继续在糟糕的泥潭中,但是股市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了。 反之当经济高度景气,市场一年繁荣景象,企业利润和大宗商品价格齐涨的时候,随着通胀上行,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开始走打尽头,这个时候债券早已丢失了吸引力,股票也会迎来危险的时刻。 三、周期分析的使用策略 一年之间天气有春夏秋冬,经济也一样,也要经历复苏,繁荣,滞涨,衰退的往来循环。在天气的变化中我们日常会“勤解逐时衣”才能保持养生,在经济周期变化中我们也要按“时”调整投资品种仓位。 衰退期是债券投资的旺季,但是股市的投资最佳布局时机也已经出现;复苏期是股市投资的旺季,同时商品的爆发期也会来临;繁荣期看到市场情绪一片高涨,“股神”遍地走,这时风险已经到来,不走等待的将可能是回吐前期所有的盈利,而滞涨期是经济比较难受的时期,股市风险已经非常高,商品市场风险已经来临,所有风险资产都岌岌可危,这个时候“现金为王”的时代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