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稳中有进目标定位5.5%,困难重重下指引市场机会

张咏 市场解析 2022-3-7 16:32 131221人围观

周六(3月5日)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对2022年宏观经济的目标,方向都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论述,对于全年GDP目标定位在5.5%的市场预期上限,同时财政赤字上进行收窄,可以说对今年经济压力重重,但是就像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给的基调:稳字当头,稳中有进。
整体来说基调和去年的基本一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大压力依旧是当前国内经济的主要压力,“六稳六保”压力重重。那么在当前外围局势不确定加大,外贸形势可能弱于去年,内需短期难以提振的情况下,《报告》中给我们提示哪些比较好的交易机会呢?
近十年经济目标是实际完成


我们认为比较明确市场机会主要有基建和制造业升级,科技投入和新基建领域,军费重回7%以上的军工板块,以及粮食安全等领域。
一、基建及制造业
基建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拉动抓手,相比较房产地产容易造成社会问题,基础建设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状况。今年《报告》中针对基建主要关电视两块:1、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 略部署和 “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 展基础设施投资。 2、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 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其中的水利工程,城市燃气等相关领域今年会成为投资的重要方向,城市排水,燃气治理等会衍生出一些交易机会。
针对制造业方面,近几年政府对这一块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专精特新”,北交所等顶层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对我国制造业讲师重大利好。目前该方面的投资机会也是比较明确的,寻找细分领域具有行业护城河优势的制造业企业未来可能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中国制造业的模式明显再向德国模式转,行业隐形冠军,细分领域全球龙头型企业未来必然会出现。而国家目前在顶层的资金,人才,孵化平台等方面都给与大量政策支持。
二、科技投入和新基建
传统基建和旧城改造等作为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该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已经非常低了,从经济效益和未来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上来说。《报告》中提到的基础研究十年规 划,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等内容,可以说目前国内在拼尽全力突破“卡脖子”的科技难题,未来整个科技方面必然会有一些新公司引领发展,特别是新基建相关的领域,未来元宇宙,数字货币,AI等领域,如果有一家头部企业跑出来,相信必然会再次出现时代印记型的公司。
《报告》中特别提到的数字经济,主要包含一下内容:(1)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 布局; (2)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 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 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3)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 施,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促 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 城市、数字乡村; (4)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 放数据要素潜力。该领域未来潜力巨大,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看到一些比较确定的机会,那么在该领域将可能获利丰厚,但是如果入场太早,可能得不偿失,因为科技类项目前期投入大,而且能不能开花结果只有在验证之后才能知道。其实对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可以研究一下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的案例。
三、军工板块
《报告》中对于军费方面再次出现了增加7.1%,增幅比去年上调0.3百分点。这是中国自2019年以来军费预算增幅首次突破7%。2018年到2022年我国军费预算增长率分别为8.1%、7.5%、6.6%、6.8%、7.1%。当前全球局势进行多变之期,俄乌冲突,台湾问题,印度问题等都增加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都在向中国的周边转移,因此当前军工进入一个比较长周期的景气期是比较确定的。
军工板块的投资逻辑前几研习社也有多篇文章分析,比较确定的是海空领域的增长,特别是应对东南危险。
四、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容置疑的,全球大博弈时代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对博弈的参与者来说将是非常致命的。
整个粮食安全从上游种业开始,当前国内种业的培育方面和国际相比还有一些劣势,这个也是我们被卡脖子的一个点,因此该领域未来将会有更多资金的介入。
因此从投资机会来说,纪念重点在基建及制造业,科技与新基建,军工产业和粮食安全等几个领域。另外从投资风格偏向来说,我们认为今年的风格偏向于防御型。
以上观点仅为宽客财经研习社内部投研观点,仅作参考,不作为任何操作依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宽客之家微信公众号

宽客之家公众号

专注于量化策略的研究,数据研究,科技金融发展。扫一扫立即关注。

宽客之家客服号

宽客之家客服号

关注宽客之家客服号,实时获取中国宽客的动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