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股上演类天地板走势,纳斯达克振幅达到6.89%,全球市场在俄乌大战下变得脆弱又敏感,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将会越来越被强化,在百年变局面前,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甚至未来整个分析逻辑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对于全球大局的变化,作为茫茫世界的一颗微粒,金融从业者往往智能随风摇摆。针对当前的行情,各家机构是如何看的呢? 下面我们跟着宽客财经研习社一起,看看机构的主要观点: 海通证券:地缘风险造成短期扰动,长期影响有限 海通证券认为,目前来看,俄乌局势的演绎仍具不确定性,地缘风险构成短期扰动,俄乌局势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但对市场长期实际影响有限。受俄乌冲突升级的影响,全球避险情绪回归,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一定要控制好仓位,注意风险。短期可关注黄金、石油等避险板块,从长期来看,在主板市场准备注册制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应更看重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估值,一些低估值被错杀的优质行业龙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可以逢低慢慢布局。 国盛证券:外围扰动成交量陡增 静待局势明朗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外围地缘冲突升级引发全球风险资产受挫,单就A股而言,周四的调整并非基本面出现问题,此次事件可能会使市场短期情绪趋向谨慎,但与全球市场相比也体现了一定的韧性。复盘历史的经验来看,海外地缘风险升级短期会波及中国股市,但中期持续性一般并不强。建议关注稳增长主线相关的大基建板块,光伏、半导体等赛道修复机会,和短期活跃的贵金属、军工、东数西算概念。 中信证券:布伦特油价未来2-3年有望维持在65甚至70美元/桶以上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俄乌冲突升级持续推涨油价,2月24日Brent油价突破100美元/桶,创2014年9月以来新高。近期海外防疫限制陆续解除,推动全球原油需求快速恢复背景下,OPEC+方面增产持续不及预期导致库存持续下降,对油价形成支撑。我们认为短期油价仍需密切关注俄乌局势及其他地缘政治因素,若俄罗斯原油、天然气出口被制裁,且伊朗原油暂未回归市场,全球油气可能陷入供应危机,油气价格不排除大幅冲高的可能性。我们维持2022年油价中枢将显著高于2021年的预测,看好供应偏紧的基本面格局有望支撑未来2-3年布伦特油价维持在65甚至70美元/桶以上。 中信建投:预计黄金中期上行趋势不变 坚定看多 中信建投研报称,2月以来,黄金在美国通胀飙升及俄乌冲突不断发酵的背景下,出现了一轮流畅的上行。尽管加息预期在此期间同步上行,但金价此前已基本提前计入预期,且紧缩预期的根本推动来自通胀持续升至历史高位。而持续紧张的俄乌局势导致的避险情绪,短期对黄金形成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加息预期对黄金的影响逐渐减退,地缘格局的避险情绪持续发酵,未来或逐步开始定价全球经济的二次下探,预计中期上行趋势不变,坚定看多。 华泰证券:制造业升级有望驱动新一轮银行景气周期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政策支持制造业以及绿色信贷投放的趋势明确,制造业升级有望驱动新一轮银行景气周期。对公实体业务更为考验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是银行长期经营的胜负手,深耕对公实体客户且有成熟服务模式的银行,有望打通“商行+投行+财富管理”生态闭环而充分受益。部分全国性银行实体业务聚焦部分优质区域开展。 银河证券:宽信用成效逐步释放 利好银行业景气度回升 银河证券认为,稳增长政策加码托底宏观经济,宽信用成效逐步释放,利好银行业经营环境改善和景气度回升,助力信贷投放增加和资产质量优化。目前多家上市银行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营收增速延续改善之势,净利保持较快增长,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两项指标均表现良好,基本面整体稳健无忧,对估值形成支撑。当前板块PB 0.66倍,处于历史低位,配置价值凸显。持续看好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东吴证券:储能需求持续扩展下 上游产业链环节将充分受益 东吴证券指出,发展储能,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针对新能源无法预测、不易调控的问题,发展储能、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是当前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力点。国家电网表示,要大力加强技术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力争到2030年抽蓄电站装机由目前263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电化学储能由30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储能成为新型电网消纳的重要环节,储能需求持续扩展下,上游产业链环节将充分受益。 光大证券:芯片及半导体材料仍短缺 国产企业导入加快迎来良机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国内晶圆代工产能的扩增节奏与产品需求结构和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的扩产节奏与产品供应结构是相匹配的。在当前半导体产业链供应持续紧张外加部分半导体材料供应受限的背景下,伴随着国内晶圆代工产能的持续扩增,国产半导体材料的产品导入和产能释放进程有望明显加快,有利于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加速提升市占率,进入半导体材料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安信证券:磷肥内外需求向好 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向上 安信证券指出,磷肥内外需求向好,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向上。磷肥库存压力最大的时间已过去,而价格保持坚挺,随着春耕到来以及二季度出口有望得以放开,内外需求向好,磷肥价格具备上行空间。同时原料端磷矿价格达到历史高位,成本支撑强劲,新能源需求有望拉动磷化工产业链,看好磷产业链景气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