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简称CCI,是消费者对于当前经济前景,个人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消费心里状态的感受和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评价,是反映当前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的依据,消费永远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是预测当前经济及未来经济走势及消费趋向的重要参考。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是0到200,以100为中间值,低于一般表示悲观,而高于100表示乐观,若为0则表示极度悲观,200为极度乐观。也有一些国家,如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100到100的区间,0为中间值。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经济作用
消费者信心指数简称CCI,英文名称为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是消费者对于其收入与消费之间是否平衡的判断及预期,是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的依据,也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就业、收入、物价、利率情况。
消费者信心指数若上升,则表示当前消费者消费意愿较强,信心上升,意味着经济走强,也隐含着通胀的预期,因此国家货币组织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利率,所以会促使该国货币上升。而且,经济的增长预期也会带动该国股市的提升。
消费者信心指数若下降的话,该国货币以及股市也会受其影响,可能会出现下跌。但是消费者消费意愿减弱,经济趋缓的可能性增加,可能会利好该国债市。
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指的是当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最后公布值,也是较为准确的公布值。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消费者对于当前消费情况好坏的判断及预期,对该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消费环境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与初值的区别在于,终值一般是在统计周期结束的时间段公布的,能反映完整的统计周期的消费情况及预期,相对来说比较准确。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与公布值
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是在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之前公布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作用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相同,用来判断一国消费者对于当前消费状况的体会及之后的预期。
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相对于终值来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公布时间一般在终值公布的前两周,其统计与计算方式与初值相同,但是因为一般是在月中公布,所以初值是根据样本的85%-90%的统计结果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一般来说不会与终值相差太远,但是由于统计数据不完全,所以其作用仅仅是用于引导与参考。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由房地产、耐用消费品、汽车和股票投资等四个主要行业组成,判断当前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市场的预期,为各级政府、工商界和国内外投资者综合判断经济运行的状态提供参照。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在其每月公布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中,一般于每月中旬发布,公布的是上月数据。
2014年4月18日公布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中显示,3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7.9,满意指数为101.3,低于预期值112.3,相比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103.1提高了4.66%。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为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由美国谘商会公布的,特点是具有有最广泛的消费者采样,也被视为最能反映当前美国消费者信心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参照;另一个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其特点是以其时效性著称,被认为是美国消费者信心中最及时的指标之一。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水平通常与消费者支出息息相关,此经济事件将对美元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如公布的数据高于预期将利多美元,如数据低于预期将利空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