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后市,陈泽浩认为需要从三个角度对市场进行判断。 首先是市场容量。2010年4月,中金所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给量化投资增添了新的工具,量化市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随着更多工具的诞生,市场也在不断扩容。“容量是最根本的因素。从长远来看,国内市场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从去年到今年新增了不少品种,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种上市,市场容量也会有更大空间,这是一个乐观的因素。” 其次,陈泽浩认为竞争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近年来,量化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的量化私募不断涌入,有时策略表现整体较好,就会有资金大量涌入,让赛道显得十分拥挤。而市场竞争者的多少,是期货市场好不好做的核心决定因素。 第三,陈泽浩认为,周期性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有时市场波动比较剧烈,而某些时候则又趋于平静。波动是策略表现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陈泽浩强调,不同的CTA策略偏爱不同的行情,好的CTA策略能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实现长期盈利,赚多亏少。因此,选择CTA产品应关注策略的长期有效性,而不是阶段性表现。通常来看,历史业绩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判断尺度。 夏日的一个午后,记者再次见到了陈泽浩。此时,他身穿一身浅色的休闲装,面前放着一杯浓浓的美式咖啡,坐在记者对面,娓娓而谈,轻松而温和。这与第一次见面时刚下飞机匆匆赶回公司的“程序员”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不论是第二次见面“精致的”投资精英,还是初见时急匆匆的“理工男”,你都很难将他与量化投资“老将”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陈泽浩离开雷曼兄弟回国,开始从事量化投资工作。2014年,他与同样毕业于斯坦福、有着相似工作经历的邹倚天,共同创立了黑翼资产。转眼间,黑翼资产已经成立6年多,成为国内比较“老牌”的量化私募之一。而陈泽浩也在量化投资领域深耕十几年,并与邹倚天一同带领黑翼资产斩获了两座金牛奖。 陈泽浩回国时,国内的量化投资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十余年间,国内量化市场迅速发展,许多量化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海外回国的量化人才,将国外的量化投资理念引入国内,并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不断进行本土化探索,与国内的量化团队一起造就了今天量化投资领域的一片繁荣。 不断演进的多元化CTA策略 CTA策略常常被称作危机Alpha,其优点之一是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低,在传统资产表现不好时,也有机会获得不错的收益。CTA策略投资于多种类别的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灵活性高。 陈泽浩介绍:“CTA策略最重要的维度是它的周期,这也是不同策略差别最大的地方,不同周期的策略甚至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现。长周期的量化CTA策略捕捉长期趋势,其平均换手在10天到30天,短周期CTA策略捕捉短期趋势,甚至一天之内就可以多次换手。” 从具体策略来看,CTA可以划分为趋势、反转和套利策略。趋势策略是指跟踪大宗商品不同周期的趋势,进行做多或做空操作;反转策略是指利用期货价格的反转性波动进行反向交易;套利策略包括跨期套利和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品种不同期限的价格走势关系进行交易。 黑翼资产的CTA产品以短周期策略为主,由一系列不同原理、不同特性的市场模型动态组合而成,模型库以短周期趋势跟踪类为主,辅以反转类和统计套利类,所有模型都具有较高的赢利性和较低的相关性,覆盖了期货市场的不同维度,能够自动适应各种风格、各种周期的市场。在因子的选择上,黑翼资产的CTA模型兼顾了交易和基本面的因素,尽管这会给研发带来相对更大的难度,但同时也能带来策略上的竞争优势。 陈泽浩介绍:“多元化是黑翼资产CTA策略的最大特色。三种策略互为补充,通过多元化的组合,来降低因市场环境变化而造成策略失灵的风险,整体策略也会更加稳健。” 事实上,黑翼资产成立时,就确定了以短周期为主打策略的定位。陈泽浩表示:“短周期策略有其自身的优势,从当时海外市场情况来看,短周期策略总体比较稳定,平均夏普比率较高。而通过测试发现,短周期策略也适合于国内市场,因此确定了以短周期策略为核心的定位。” 在这几年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黑翼资产的策略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改进。 “短周期策略的一个缺点是策略容量相对较小,在管理规模不大的时候,因还没有触及容量上限,这时短周期是比较好的选择。但随着管理规模的提升,策略容量就成为比较大的限制。”陈泽浩坦言。另外,大宗商品价格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每当宏观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商品期货也往往出现历史级别的价格变动趋势,而长周期策略则在这种特定的市场行情中表现优异。 为了解决策略容量的问题,也为了在这种难得的机遇中赢取更多收益,黑翼资产研发了一系列长周期趋势模型,旨在将市场的短期噪声平滑过滤,聚焦长远,抓住大级别周期的趋势。目前,长周期策略产品成为黑翼资产发力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