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黑石:资本之王的崛起

KUO 基金研究 2020-6-1 23:19 216740人围观

本文选自投行某小白  林上金 

1、新起点
 
1985年,没有热闹的开业典礼,华尔街上默默开了一家小公司。这家公司只有三个人,分别是雷曼兄弟前首席执行官彼得·彼得森,雷曼兄弟最年轻的合伙人史蒂夫·施瓦茨曼,还有一个秘书。公司仅有两张办公桌、一张二手会议桌和4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资本奔腾的华尔街,这家公司显得十分寒酸。
 
尽管彼得森和施瓦茨曼都是雷曼兄弟的前高管,但华尔街遍地都是他们这样各大金融机构出来创业的人,因此未来如何他们心里完全没底。他们商定,如果40万美元启动资金花完之前公司尚不能自给自足,那么代表投资失败,公司解散。
 
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是这家公司的核心,在德语中,施瓦茨是黑的意思,而在希腊语中,彼得是石头的意思,因此,这家公司就命名为:黑石。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很多美国公司都通过不断多元化来做大收入和利润,从而提高市值。但现在这一招行不通了,多元化导致公司主业不明和竞争力下降,因此很多企业集团逐渐分拆,兼并重组,从而聚焦核心业务。于此同时,美国整体货币和信贷市场极为宽松,垃圾债更成为小公司获取融资的神器。这两大宏观背景为杠杆收购提供了条件。
 
华尔街从不缺乏创造者。早在1978年10月,名不见经传的KKR就以3.8亿美元的高价成功收购了上市公司乌达耶(Houdaile),上演了精彩绝伦的蛇吞象。这笔交易标志着杠杆收购行业的诞生,引发了杠杆收购爆炸式迅猛发展。在这一模式中,私募基金公司的出资额仅占整体收购金额的2-10%,其他全是借贷资金。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如果收购标的价值上升,私募基金将赚得盆满钵满;相比而言,就算亏损,私募基金的损失额也十分有限。
 
黑石意识到,这是一座金矿,于是开始了在杠杆收购上的尝试。

2、募集资金
 
雷曼时期的辉煌与骄傲已成往事,彼得森和施瓦茨曼要从头再来,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募集资金。
 
他俩尝试写了两页纸的推荐信,重点介绍投资规划,然后寄给了一百多位投资人,但大多石沉大海。很多机构投资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基金公司,对陌生的合作对象很谨慎,内部决策需要基金公司的历史投资记录,可黑石在这方面是空白。两人又尝试四处出击,上门拜访投资人,但也总是无功而返,还遭到了不少白眼。
 
几近绝望的时候,英国保诚集团出现了。保诚集团对杠杆收购很感兴趣,与市场最大的杠杆并购方KKR合作密切。英国保诚集团美国分公司投资总监基思的师傅查尔斯是彼得森的老朋友,在查尔斯的牵桥搭线下,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有了拜访基思的机会。
 
基思在杠杆收购上经验丰富,他很认可黑石对于杠杆收购市场的判断和看法,也对黑石的投资规划很敢兴趣。基思坦言,尽管他们和KKR关系密切,但是公司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最近正计划扩大合作对象。同时,由于他的导师查尔斯对彼得森十分信任,这让他很受感染,初步愿意投资一亿美元。
 
要把这一亿美元拿到手并不容易。对于弱小的黑石,保诚集团给予的条件是极为严苛的,如只有所有基金投资者的年复合收益率高于9%时,黑石集团才能收取超额分红,甚至要求黑石将他们其他业务净利润的25%付给基金投资者,即使这些利润和这个基金毫无相关。这些条款是华尔街杠杆基金从未有过的,但没有退路的黑石只能咬牙答应了下来。
 
有了保诚集团作为锚定投资者,在其光环加持下,黑石又陆续得到了其他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和日本金融机构的投资,最后他们募集到了6亿美元!
 
黑石在第一笔资金募集上的成功,可以总结为:人际资源变现+投资大方向正确+专业能力+不懈努力+隐忍。
 
6亿募集资金证明黑石迈出的第一步成功了,这也吸引了三位合伙人和第一批员工的加盟。在组织结构上,黑石没有参照一般华尔街初创公司给予这些合伙人和员工股权,在雷曼兄弟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们,过于分散的股权只会带来内部各种的冲突和损耗,从而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彼得森和施瓦茨曼要牢牢把握黑石集团的股权和控制权,他们想到了类似合资子公司的全新商业模式,黑石与加盟的员工陆续成立子公司,包括后来著名的黑石财务公司和黑岩公司(也就是后来的贝莱德集团)。
 
一穷二白的黑石,现在终于有钱有人了。尽管这个规模的基金在华尔街十分普通,但好歹黑石可以开始攻城掠地了!
 
3、第一个投资项目
 
在不断的筛选后,美国钢铁集团进入了黑石的投资视野。此时的美国钢铁集团正在面临恶意收购,同时已陷入工人罢工潮达3个月,集团股价大跌,债台高筑。
 
为降低负债率,美国钢铁集团希望把旗下负责运输产业的子公司超过50%的股权卖给第三方,这样在会计准则下,该子公司的高负债可实现出表。但美国钢铁集团又不想失去太多控制权,因为集团的所有原材料和产品都需要依靠这个运输子公司,如果其所有控制权丢失,子公司运输费用上涨或者与母公司协调失当可能导致整个集团难以正常运营,甚至破产。
 
正常杠杆收购玩的就是控股和完全控制权,并通过整合资产后高价出售获利,因此美国钢铁集团的要求对于很多杠杆基金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但黑石同意了,只要求有限的控制权。
 
黑石内部对这个项目的争议不在于完全控制权,而在于钢铁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在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里,整体低迷随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下运输子公司收入将大幅减少,如果收入不足以偿还高杠杆的债务,那么整笔投资将失败,黑石投入的资本金将血本无归。
 
任何投资背后,有其必然的逻辑。黑石最后给出了自己的逻辑。
 
第一、在美国,钢铁市场起伏很大,但对运输的需求却相对稳定。强周期的钢铁公司利润大多都随钢材价格涨跌而波动,但是钢铁运输的利润却只受钢材产量的影响,与价格无关,而产量不像价格一样波动强烈,因此钢铁是强周期,但钢铁运输却不是。同时,黑石做了最坏打算,假设钢材产量下跌至20年内最低点并持续两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钢铁运输子公司依然收支平衡,甚至可以盈利,那么它就不至于破产。
 
第二、介入的时机非常好。美国钢铁集团由于面临罢工和恶意收购等问题,因此运输子公司价格比大多数类似公司要低1/2到1/3,从集团出表后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再通过资源导入提高价值,未来的收益将非常不错。
 
黑石内部决策通过了这一投资方案。但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到来,要怎么说服银行给予贷款?这一次,黑石跪舔了几乎纽约所有的银行,但黑石没有杠杆收购行业的业绩记录,同时多数银行都对钢铁这样的强周期性行业进行高杠杆收购避之不及,在银行的观念中,不想和周期性行业扯上一丁点的关系,黑石陷入融资困境。
 
又是到了最后关头,黑石才碰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化学银行。彼时,化学银行因为业绩不佳,一直被华尔街同行嘲笑,还被冠以“滑稽银行”的外号。正在重整旗鼓的化学银行很想进入杠杆收购市场,但基于其当时的情况,并没有找到太好的合作机会。终于,困难的黑石碰上了同样困难的化学银行。
 
化学银行自身规模不足以支撑大额收购所需资金,但是通过澳大利亚、日本和加拿大的银行,化学银行为这笔业务组建了一个以其为中心的银团。为表示诚意,化学银行一次性提供5.15亿美元,同时利率低于市场水平,并且只要美国钢铁集团利润回到罢工前水平,还可以将利率再降低0.5个百分点。有了化学银行的资金支持,黑石集团只支付了整个交易金额的2%,即1340万美元,就换取了钢铁运输子公司51%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仅仅两年时间,黑石收回的资金就几乎达到了当初投资金额的4倍。此后黑石陆续卖出了手中的股权,并在2003年全部卖完,经计算其15年间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130%。
 
黑石在第一个投资项目的成功,可以总结为:投资大方向正确+时机把握较好+投资逻辑对路+运气+超大杠杆。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注微信